中国社会的利率自古以来一直是很高的,古代有著名的“九出十三进”的规则,也就是当铺当期一般是一季粮食的时间,不到半年,最多是半年,当10元扣除所谓的手续费等只给9元,而你赎当则要13元,也就是实际利率4/9即44.4%,这只不过是半年,如果算出年化利率则是108.6%,是当年翻倍的。按照王安石改革,《青苗法》给老百姓的优惠利率也是20%~30%,老百姓实际拿到的还要高,这样的当铺规则在中国流传千年。
西方社会的利率则与中国完全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督教会认为收取利息是非常可耻的行为,受到了教会的抵制。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所谓“肮脏”的金融是让最没有地位的犹太人去把持的,或者是让外来的野蛮人维京海盗参与;而西方进入近代社会,则汇集了丰富的流动性,西方的历史利率与中国的利率相比则是不高的。据《利率史》记载,西方人在近代的绝大多数时期,利率都是低于10%甚至5%的,东方与西方二者在贸易领域相遇进行竞争,到底谁能够获胜这不是很清楚吗?
资金紧张的一方不得不低价出售货物,尽快取得现金,因此定价权一定是拱手让人的。中国历史利率的高企与中国古代社会流动性紧张密切相关,中国的改朝换代人口波动特别大。每一次新王朝的建立,人均贵金属占有量都处于快速下降的状态,而古代的生产力发展缓慢,人口的增长速度却很快,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的结果使得市面上的货币总是处于不断紧缩的状态,这样的紧箍咒下利率怎么能够不高?
西方则是国家间战争不断、人口总量相对稳定,紧缩压力是没有的,后来由于地理大发现和蒙古驱赶导致了流动性的集中和价格革命,利率低就可以理解了。而不同的利率决定了不同的流动性水平,也决定了谁拥有定价权,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贸易和定价权的博弈处于下风,闭关锁国就这样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