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由于这部童话在全世界影响力太大了,是瑞典的骄傲,所以从1991年起,拉格洛芙的肖像就出现在20克朗瑞典钞票上。瑞典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也是用“尼尔斯”来命名的。
这部童话讲的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尼尔斯,因为捉弄小精灵,被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随着家里的大白鹅飞上天空,和雁群一起长途旅行。在旅行中,尼尔斯见识了大好的自然风光,长了不少知识,也结识了新朋友,还遇到了各种危险。最后,他回到家,恢复了原来的大小,也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你可能觉得奇怪了,这个情节看起来很普通呀,凭什么诺贝尔文学奖要颁给它呢,而且至今无人超越。我以前也和你有一样的疑惑,光看书名就提不起兴趣。可是自从拆解了这部童话之后,我才发现它的独特魅力。首先,这部童话巧妙地把北欧的自然风光、动物习性、文化历史都融入其中,让人读这一本书,能了解整个北欧。其次,这部童话讲了诸如死亡、宽恕、自我怀疑等深刻的成长话题。最后,奇幻和现实交相辉映,带入感很强。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领略这部诺奖童话的独特魅力吧。
1. 自然和文化巧妙融合进故事
这部童话向我们描绘了北欧旖旎的自然风光,让读者了解到当地特色动物的习性,还把文化历史传说融入其中,而且毫无违和感。作者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一方面跟作者当了十年中学地理教师肯定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故事的巧妙设定。
(1) 换个视角看自然风光
男孩尼尔斯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如果光凭自己的脚步丈量土地,那猴年马月也走不出一座城市。可故事设定是尼尔斯骑在鹅背上,和雁群一起飞翔,一下子就把尼尔斯的视角从地面升到了天空。读者也跟着尼尔斯一起,像坐飞机一样从空中俯瞰大好的北欧风光。不论是星罗棋布的麦田,蝴蝶形状的海岛,还是崇山峻岭的峡谷,都尽收眼底。
除了从天空远处俯瞰以外,尼尔斯还从近处深入旅游景点。比如他独自走进美丽的庄园,亦或是在公羊背上徜徉海滩,还免不了跟狐狸在山毛榉树林里周旋。
总之,作者巧妙地让拇指大的尼尔斯跟着动物上天入地,通过各种视角的转换,把自然风光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 以鸟类为中心,延伸更多动物习性
除了地理环境为主的自然风光之外,动物也是构成自然的重要部分。在这部童话中,作者巧妙地以鸟类为中心,延伸出更多动物习性。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我认为,作者抓住了三种“人”。以大雁为中心,这三种“人”分别是大雁的“友人”、 “敌人”和“路人”。
“友人”主要是白鹅和大雁的其他鸟类朋友,以及旅途中帮助他们的动物。比如故事中多次提到的红尾鸲、渡鸦、老鹰,住在悬崖山洞里的绵羊等。
“敌人”主要指一直想吃大雁的狐狸斯密尔,还有它的同伙,乌鸦、紫貂、水獭等。它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大显神通,处处为难尼尔斯。当然也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比如乌鸦喜欢亮晶晶的东西,所以尼尔斯用银币转移它们的注意力。
“路人”对大雁非敌非友,只是在大雁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比如最精彩的一场是动物们一年一度的艺术大赏——“鹤之舞大会”。有红嘴松鸡和黑琴鸟的歌唱比赛,有马鹿的角斗表演,当然还有最优雅唯美的仙鹤舞蹈。寥寥几笔,作者就把动物们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童话中还有傲慢的天鹅、“雪中宝藏”驯鹿,农场里的奶牛、骏马等,也可圈可点。
现在想想,尼尔斯跟着大雁飞行这个设定,原来也是作者的深思熟虑。因为大雁不仅能带尼尔斯上天入地,还有朋友、有敌人,让旅途更有趣,也把读者自然带入到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
(3) 讲文化历史有特别用意
除了自然风光和动物习性这些“硬知识”以外,这部童话里几乎每一章都穿*北欧的文化历史等“软知识”,从雷神托尔和巨人交锋,到斯德哥尔摩的人鱼传说,还有五朔节、迎春节等传统习俗。可这些文化历史传说不是硬插进来的枝蔓,而是别有用意的点睛。
比如,渡鸦带尼尔斯参观乌普萨拉,讲到那里的人都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热爱这座城市,为的是让尼尔斯这个以前不爱学习的小孩感受知识的魅力,受到知识之城的熏陶,安安心心地和乌普萨拉的大学生交换身份,重新变回人。
还有渡鸦给尼尔斯讲松山的卖桶人智斗狼群的故事、海尔叶达伦的开拓者曾经在挪威和瑞典之间走投无路的故事,都是为了告诉尼尔斯,遇到困境,只要肯想办法,一定能找到突破口,获得新生。就像尼尔斯即将面临保护雄鹅还是自己变回人的两难选择,也一定会有办法解决。
书中这样特别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故事比比皆是,和剧情密切贴合,让人在看这些人文故事支线情节时,感觉和尼尔斯没啥关系,可回到尼尔斯的主线情节后,再细细品味,会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