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微生物
(1)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球链菌、停乳链球菌、乳房炎链球菌。
(2)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3)真菌、念球菌等。
2、病原侵入机体途径: 乳头管、乳头管口、消化道、生殖道、乳房外伤。
3、机体的防卫能力
(1)乳头管粘膜的角化上皮有*菌作用,乳中的嗜中性分叶核白细胞有噬菌作用。
(2)乳中的“乳素”有*菌作用,乳中有“调理素”能促进分叶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3)在干奶乳期乳腺不产生“乳素”故易感染,在干乳期,经常涮拭畜体等卫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干乳期是预防乳房炎的关键期。
4、症状
共有症状:患区红、肿、热、痛、乳量或多或少,减产并变质,有时淋巴结肿胀。
乳汁状态:乳汁稀薄、含絮片、乳汁水样、无乳或清水样、粘液样、脓样、血乳等。
5、治疗
采用抗菌素、磺胺类或呋喃类药,经乳头管注入乳池,在挤乳后进行注射,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作基部封闭注射。
辅助疗法:可按摩乳房及增加挤奶次数,以排除变质乳、病原体及细菌毒素,减少对乳腺的刺激及病原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