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权在手,朱元璋想干什么,已经很明确了:造反,他想造元朝的反。
然而,造反刚开始,秀英就*了。
秀英拍着朱元璋的肩膀说:没事的,谁说怀着孩子的妇女不能夫唱妇随。你只管打你的战,你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马皇后)
朱元璋听了,心定了下来。他立即率军南下,夺取江宁(今南京)。
丈夫走了之后,她就带着全军将士的妻妾一起跟在大军后头,一同渡江。她考虑到元军可能会很快追来,于是急急忙忙地离开了。
她做事有些违反常规,但大多都帮了朱元璋一把。为了给士兵们足够的吃食,她忙来忙去,竟然饿着自己的肚子给别人送饭吃。
一次,朱元璋在混战中受伤,无力自保,她全然不顾自己是个女儿家,冲上前去,一把将朱元璋背起,扮作村姑的样子逃离险境。
朱元璋感激她,拿她的大脚开了一路的玩笑。
她笑笑,只觉得自己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朱元璋这样的起义,成功与失败的成本都一样大。成了是王,败了就是寇。她可不希望他失败,努力了这么多年,都到这份上了,结局若是个败局,任何人都承受不了。一次成败定生死,如果败了就永无翻身之日。
(剧照)
“如果赢了呢?”朱元璋问。
秀英瞧着他身负重伤,奄奄一息的样子,“如果赢了——赢了就有路走,那条路更难走。成功的路要比失败的路难走一千倍。”
渡江后,朱元璋夺取了江宁,天下已定,颇有些称王的气势。然而,时机还未真正成熟。朱元璋这几年一直与小明王保持着联系,明面上他依旧是臣子,而私下里他却早已开疆拓土,成为民间所期望的一代枭雄,一世传奇。
可传奇也是会遭遇困苦的。在传奇的前半生里,他逐渐建立了与各个地方军、元军匹敌的个人军队。
此时,不仅朱元璋的势气日渐兴盛,各家的势力也在壮大,每一队人马都在翘首期盼能问鼎中原的一天,这一天什么时候来,希望它早些来还是晚些来,都是个问题。
而关键在于,谁称王?或者说,说能真正的守住自己打下的江山?
1360年,陈友谅率兵南下,眼看就要攻进江宁。朱元璋亲率大军,到前线迎战。秀英为了给朱元璋打好下手,召集了全军亲眷中的巧妇,没日没夜地赶制鞋子衣服,然后送去给前线。
但这还不完全能稳定人心。
吃了几场败战之后,士兵们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打战的能力,一个个垂头丧气。秀英赶紧把手中的锦衣玉帛拿出来犒赏他们。
失败了更要犒赏,因为东山再起这个过程里的艰辛比任何成功都更值得人铭记于心,人们只要共同经历这个过程,彼此之间就会有一种独特的信任感。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信任感,那就是“生死之交”。
在朱元璋建立帝业过程中,她还亲自管理军中的文书,朱元璋随手写下的便条也被她整理成日记和备忘录。与其说她是个好妻子,还不如说她是朱元璋最忠实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