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施工中,剪力墙与框架柱的烂根、漏浆、蜂窝麻面、胀模、缺棱掉角等质量通病特别常见。这些质量通病,轻一些的影响观感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结构安全。本次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些质量通病的成因、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每次拆模后都会出现的神秘人物
一、质量通病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剪力墙与框架柱烂根、漏浆、蜂窝麻面、胀模、缺棱掉角等质量通病的成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混凝土材料部分
成因:
1)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合适,过大(过稀)或过小(过稠)都会影响剪力墙与框架柱的浇筑质量。坍落度过大,浇筑过程中极易产生渗水跑浆的情况;坍落度过小,浇筑过程中极易产生骨料与浆料离析、无法振捣均匀密实的情况。
2)骨料(石子)粒径大小不合适。骨料粒径过大,在浇筑过程中骨料极易挂在钢筋上,尤其是钢筋比较密集的部位,同样会导致骨料与浆料离析、无法振捣均匀密实的情况发生。
防治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安排专人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技术人员沟通,按照现场情况提出所需混凝土相关要求及诉求,选择坍落度及骨料粒径合适的混凝土。
2)第一车混凝土到场后进行试浇筑,如不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立即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沟通解决。
3)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允许现场加水稀释。
2、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部分
成因:
1)在剪力墙与框架柱浇筑前根部未先进行砂浆浇筑铺底。
2)未按要求分层浇筑或分层时每层厚度过大。
3)超过规范要求高度的剪力墙与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时未采用溜槽、串筒等措施。
4)浇筑过程中存在振捣不到位、振捣时间过久或过短、漏振的情况。
5)浇筑及振捣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钢筋与模板位置发生偏移及破坏。
防治措施:
1)剪力墙与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应先均匀铺填50mm—10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
2)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
3)混凝土浇筑垂直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串桶或溜管等浇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