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武灵王(?—前295),战国时赵国国君。名雍,赵肃侯子,曾先后助燕公子职立为燕昭王和秦公子稷立为秦昭王。武灵王十九年(前307),移风易俗,改革军制,汲取北方游牧部落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实行便事尚功的“胡服骑射”,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以代替战车。据《古本竹书纪年》载:后五年又“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命将军、大夫适于代(今河北蔚县西北),吏皆貂服”。由此,赵国力大增,接连灭中山,败林胡、楼烦,使北地均附庸赵国,“代道大通”,成为对抗秦、齐两个强国的劲旅。在位27年。公元前299年,传位于少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自号为主父。另封长子章为代安国君。后章不满,起兵争位,被公子成与李兑击败,后逃入主父所居沙丘寓(今河北广宗西水)。公子成与李兑围宫三月余,主父与章不得出,遂饿死。谥武灵。葬于灵丘县故为县名。
2.拓跋珪(371—409),字涉圭,代郡(今内蒙古凉城),徙居平城(今大同市)。北魏道武帝,北魏的建立者。鲜卑族,什翼犍孙,拓跋寔子。先世曾建代国,为符坚所灭,淝水战后,乘机复国。初称代王,后改称魏王,改国号魏。立国后,实行多项改革,国立日渐强大。从登国三年(388)起,开始统一北方的战争。皇始二年(397),攻破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尽取黄河以北地区。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今大同市),进称魏帝。晚年嗜*,为次子拓跋绍*死。
3.拓跋嗣(392—423),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明元帝。鲜卑族,拓跋珪长子。北魏建立后封为齐王,拜相国,加车骑大将军。天赐六年(409),*弟拓跋绍,即皇位,改元永兴。采取鲜卑贵族和汉族士大夫同加重视的方针,任贤使能,关心民间疾苦,审理民讼,讲武教战,使北魏进一步巩固强盛。泰常七年(422),攻伐刘宋,先后占据滑台、虎牢(今河南滑县、荥阳),以及青、兖等黄河以南州镇,确立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并修筑东起赤城(今属河北省),西至五原全长2000多里的长城,以防柔然南下。第二年病死。
4.拓跋焘(408—452),一名佛狸,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太武帝。鲜卑族,拓跋嗣长子。原封太平王。泰常八年(423),即皇帝位,任用崔浩等汉族士族地主,整顿内政,严格刑赏,屯田练兵,建立学校,实行汉化。同时,依靠鲜卑起兵,击败柔然,攻灭夏、北燕,统一北方。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大举攻宋,军至长江北岸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因刘宋军民猛烈抵抗,被迫撤退。在位时,严禁佛教,尊崇道教。晚年政趋严酷,被宦官宗爱所*。
5.拓跋晃(428—451),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景穆帝。鲜卑族,拓跋焘长子。延和元年(432),立为皇太子。太延元年(435),为录尚书事。及太武帝西征北凉,受命监国。太平真君四年(443),从太武帝讨蠕蠕。次年,主国政,以穆寿、崔浩、张黎、古弼为辅,禁止弃农经商,鼓励开垦田地,使垦田大增。曾上表陈说诛*僧侣太滥,使不少僧侣和经书得到保护。未即位便于正平元年(451)病亡。谥景穆。
6.拓跋濬(440—465),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文成帝。鲜卑族,拓跋晃长子。兴安元年(452),拓跋濬13岁即皇位,由陆丽、刘尼等辅政,铲除宦官势力,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除杂调,使民得以安业。外交上与宋通好。同时,又大力发展佛教,恢复被太武帝毁灭的佛寺,开凿云冈石窟。
7.拓跋弘(454—476),字万民,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献文帝。鲜卑族,拓跋濬长子。和平六年(465),12岁即皇位,由冯太后临朝听政。即位之初,车骑大将军乙浑矫诏*尚书杨保年等大臣,位居丞相,独断朝政,并图谋篡逆。冯太后*乙浑,临朝听政。天安二年(467),出兵南伐,克无盐(今山东东平境),拔肥城,攻升城(今山东长清境),威振山东。即位以后,不理朝政,并怀厌世之心,想让位于叔父兆王子推,受到群臣反对。于是,传位于年仅5岁的儿子拓跋宏。后被其母冯太后害死。庙号显祖。
8.拓跋宏(467—499),亦称元宏,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孝文帝。鲜卑族,拓跋弘子。延兴元年(471),5岁即皇位,由太皇太后冯氏辅政。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去世,乃亲政,进一步改革。十七年(493),迁都洛阳,又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例如: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变鲜卑风俗、服制、语言;奖励鲜卑和汉族通婚等。由此加强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以太子恂为首的守旧贵族力图反抗,被严厉制裁。这些改革对巩固中国北方统一,加强民族融合和封建化过程,都有促进作用。
9.樊子鹄(?—534),北魏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初至并州,为尔朱荣都督府仓曹参军,后为行台郎中。尔朱荣入洛阳,曾任平北将军、晋州刺史兼尚书行台,西荆州大中正,兼右仆射。孝武帝永安三年(530),尔朱荣专权被*,孝庄帝授以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大昌初(532),累官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骠骑大将军。孝武帝入关,据城反叛,东魏孝静帝遣娄昭率兵讨伐,被左右斩首。
10.娄昭,字菩萨,北齐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鲜卑族,高欢后娄氏之母弟。高欢出任信都,授中军大都督。后从高欢破尔朱兆于广阿,封濮阳郡公,授领军将军。讨伐兖州刺史樊子鹄,以功封安喜县伯。值魏孝武帝西入关,还晋阳从高欢入洛阳。拜大司马、司徒,出任定州刺史。卒于任。赠太师、太尉。齐受禅追封太原王。
11.娄定远,北齐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鲜卑族,类昭次子。以勋戚为武成帝所器重,少历显职,封临淮郡王。清河四年(565),武成帝临终,与赵郡王同受顾命,位司空。赵郡王奏黜和士开,与其合谋,然其却纳和士开贿赂,成赵郡王之祸。任瀛洲刺史时,被诬陷与高思好同谋,后主信谗言,深为设防,令兵掩围。又遣使至州,以赃货定其罪。娄定远疑惧自缢身亡。
12.张纂,生卒年不详,字徽纂,北齐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初事尔朱荣,后归高欢。高欢赴洛阳,授其为右丞,守晋阳。在邙山之役,大获全胜,以功封武安县伯。事高欢20余载,甚见亲赏。高洋建国后(550),张纂讨侯景,攻东楚,拔广陵、泾州数城。因功迁瀛洲刺史,仪同三司。
13.宇文丘(513—572),字胡奴,北周代(今大同东北)人。宇文盛弟。起家襄威将军,曾为辅国将军、大都督。揭发赵贵谋乱,拜车骑大将军。后历咸阳郡守,汾、延、凉诸州刺史。官至左宫伯、大将军,加柱国。
14.李存信(862—902),本姓张,名污落,唐云中(今大同市)人。回鹘李思忠部人。李克用养子,赐姓名。善骑射,懂兵法,精通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从李克用平黄巢起义军,以功累迁至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司空。忌才争功,馋*李存孝。在华县之战,败于汴军;从讨刘仁恭,又为燕军所败,李克用将*之,李存信叩头谢罪而免,遂失兵权。
15.李存璋(?—922),字德璜,五代云中(今大同市)人。乾符五年(878),从李克用入关破黄巢,历迁义儿军使。光华二年(899),授泽州刺史,检校司空。李克用疾笃,与张承业并受顾命,立李存勖为晋王。故擢河东马步都虞候,兼领盐铁。在境内抑强扶弱,整顿纪纲,剿群盗,务耕稼,息幸门,时称才干。从攻夹城,战柏乡,破汴军,皆有功,迁检校司徒、汾州刺史。天祐十三年(916),梁将王檀乘虚袭击晋阳,李存璋率汾州兵入城据守。以功进大同防御使,应、蔚、朔等州都知兵马使。又历检校太傅,大同军节度使,应、蔚等州观察使。
16.史彦超(?—954),五代云州(今大同市)人。为人劲悍骁犷。后汉时,官至龙捷都指挥使,从郭威举兵反叛。后周立,授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戍晋州,拒北汉、契丹联兵月余。高平之战,先登陷阵,以功拜感德军节度使。围攻北汉太原,与符彦卿拒契丹援军,战忻口,中埋伏而亡。
17.折从阮(891—955),本名从远,字可久,五代云中(今大同市)人。后唐时,为河东牙将,官至检校工部尚书。后晋时,割云中之地属契丹,遂为契丹所属。后晋与契丹绝好后,率兵深入边界连拔十余砦。加检校太保,历本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振武节度使,契丹西南面行营马步都虞候。入后汉,授光禄大夫、永安军节度使,赐功臣名号。仕后周,加同平章事,移镇滑州。后周广顺二年(952),授静难军节度使。后以年老退位。
18.折德扆(917—964),宋云州云中(今大同市)人。世居云中,为大族。折从阮之子。父从阮,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父镇府州,署为马步军都校。广顺二年(952),世宗建府州为永安军节度,以为节度使。显德中,入朝,以弟德愿权总州事;又率兵攻克北汉河市镇。宋建隆二年(961)来朝,待遇有加,遣归镇,破北汉沙谷砦。又破北汉军于府州城下。
19.折御卿(959—996),宋云州云中(今大同市)人。折德扆次子。幼补节院使,后为兵马都校。其兄折御勋徙镇永安军留守时,召为闲厩副使、知府州。后随太祖征河东,破岢岚军,下岚州,以功迁崇仪使。淳化三年(992),先后四迁为府州观察使。次年,拜永安军节度使。败辽兵于子河仪,斩获甚众。岁余,辽兵闻其病,复来攻。带病出战,卒于军中。
20.折可行(约1043—1107),字遵道,宋云州云中(今大同市)人。折继闵之子。初仕军府,种谔使其率兵护粮道,与夏人战于葭芦川,斩获甚众,擢知府州。元丰四年(1081),从宦官王中正征夏,与夏人战,毎出必胜。夏人畏之。戍边30年,善抚士卒,战功最多。羌人称为“折家父”。官至秦州观察使。
21.毕士安(938—1005),本名士元,字舜举,又字仁叟,宋代州云中(今大同市)人。乾德四年(966),中进士。初为邠州杨廷璋幕府,累自左拾遗兼王府记室参军,翰林学士。真宗即位(998),由开封府知府,出知潞州。入为翰林侍读学士,上奏陈选将、饷兵、理财之策,真宗甚以为是。后升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力荐寇准为宰相。一月后,与寇准同朝为相,兼监修国史。景德元年(1004)九月,契丹南侵,与寇准合议,请真宗亲征。和议后,择将守边,许通互市,招集流亡,屯储粮食,安定局面。卒于任。谥文简。著有文集30卷。
22.曹文诏(?—1635),明大同人。在辽东从军,随熊廷弼、袁崇焕等抵抗后金(清)军。崇祯三年(1630),任延绥东路副总兵。次年,执*义军首领王嘉胤,继而在陕晋先后*害义军首领多人,擢临洮总兵。八年(1635),奉洪承畴之命追击李自成起义军,从河南入汉中,越秦岭,到真宁湫头镇(今甘肃正宁),被义军包围,战败自刎。
23.曹变蛟(?—1642),明大同人。曹文诏从子。少年随父与农民起义军作战。曹文诏战死后,收集溃卒复从洪承畴,被荐为副总兵。崇祯十一年(1638),随洪承畴入川,以主力追剿李自成起义军,因屡战有功,进左都督。次年,又从洪承畴赴蓟辽,屯于遵化,任东协总兵官。十四年(1641),随洪承畴解锦州之围,兵败,困守松山。十五年(1642)二月城破,被清军执*。谥忠烈。
24.任举(1703—1748),字汉冲,号东园,清大同人。雍正二年(1724)武进士,授陕西柏林堡守备。5年后,从平新疆巴里坤叛乱,以功擢宁夏营都司,又调宁夏固原游击。乾隆十一年(1746),平定固原兵变。次年,又从平四川金川土司造反,升重庆镇总捕。后在攻昔岭(今懋功县西北)之战中阵亡。谥勇烈。
25.张朝龙(?—1789),清大同人。寄籍贵州。少年习武充军,曾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从征缅甸。三十七年(1772),从讨四川金川土司反叛,以功授四品都司,擢广东抚标中军参将。五十二年(1787),率军镇压台湾林爽文组织领导的农民起义,屠*大批义军,并俘获林爽文、庄大田。被清廷列为后30功臣之一,遂进福建南澳镇总兵。五十三年(1788),征安南(越南)时战死。谥壮果。
26.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朴园,清浑源人。嘉庆时,曾任河南温孟、安阳、河内、西华诸县知县。嘉庆二十年(1815),调宁凌后,即采取减沙压地亩税,饬植木棉、榆、枣,以工代赈等法,缓解了黄河决口所造之灾害。道光元年(1821),迁为武渉知县。遇沁河决口,遂组织夫役引导沁水由漫口归故道,并重筑新埝。后历任光州知州,汝宁、开封知府。九年(1829),升河南粮盐道,迁湖北按察使。十二年(1832),为河南布政使。中牟黑冈口黄河堤坝将溃,组织抢修,一昼夜即竣工。朝廷惊服。旋擢为河东河道总督,常驻河坝,防止水患。卒谥恭勤。
27.栗耀(1808—1862),字仲然,清浑源人。栗毓美之子。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后以父功受赐进士。为内阁中书舍人。咸丰三年(1853),出任湖北汉阳府知府。因夺回北太平军攻占的汉阳城,并协助胡林翼攻夺安徽诸县,以功擢荆宜施兵备道,兼掌钞关事务。历任湖北按察使、武昌盐法道、湖广按察使、湖广布政使。因兵饷亏空,担忧而死。
28.刘青藜(1840—1900),字乙观,清大同人。同治十年(1871),中进士,以知县用。曾任陕西洋县、淳化、三原等县知县。在三原任内,督民凿井,灌溉田地,种桑养蚕,深得当地百姓厚爱。著有《蚕桑备要》、《蚕桑全图》、《井利图说》、《蚕桑指误》、《蚕桑歌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