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底,在秦始皇帝陵封土东南侧,陵城的内、外城间,发现一处东西长129米,南北宽105米,总面积达13545平方米(比兵马俑一号坑还大)的陪葬坑。其中埋藏了大量的石质铠甲与兜鍪(音:谋),以及战马使用的甲(这才叫马甲)。由于石头沉重且不耐重击,因此推测石质铠甲坑是象征国家储存军备器材的库房。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秦始皇陵铠甲坑出土石质铠甲
考古工作者挖掘了其中的153平方米,约九分之一的区域,出土石铠甲90领,石兜鍪(即头盔的一种)36顶。除两领由800片石质甲片组成的鱼鳞甲以外,其它基本为612片石质甲片组成的札甲,另外还有只保护前胸、后背的两裆甲。
石质铠甲肩部细节
这些铠甲和兜鍪都是用质地均匀、颜色青灰,表面打磨平滑,边缘切割整齐的石灰岩石片和扁铜条连缀而成。甲衣一般身长约80厘米,重约10至20公斤,由百余块石片组成。石片均为长方形,宽约50毫米以上,平均厚度5毫米,钻孔直径3.5毫米。在形式上,这些石质铠甲、兜鍪与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模拟性铠甲十分相似。以每天工作八小时计算,手工加工一领这样的铠甲大约耗时一年。
石质铠甲腹部细节
据考古工作者推测,这些铠甲等当初应是以木架支撑,或人形模特披挂并放置于坑中,后因支撑物毁坏腐朽,甲衣遂摊散在地下黄土中。
上图为陕博陈列兵马俑肩部细节,借此参考对比石质铠甲。
甲出现于商代,但因为当时甲的制作材料基本为皮质,所以准确地讲只能称之为“甲”。至周代,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开始出现青铜铠甲,其与商代已经出现的青铜兜鍪配套提供给高阶军官穿戴。但周代军队大量装备的依然以皮甲为主。皮甲的原料以犀牛、大象、牛、马的皮为主。至唐代,有准确记录出现金属铠甲开始大量装备军队。但直至明清,依然还有地区因地制宜使用藤来制作甲装备部队。
上图为陕博陈列兵马俑胸腹部细节,借此参照对比石质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