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绍了纪年、纪月的一些基本常识,今天我们继续纪日与纪时的了解。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的先民在古代就采用农作物耕作习惯来规定了一日的计量长度,一作一息代表了一日一夜,合为一起称一日。
但由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来回视运动,就导致冬至日短夜长,夏至日长夜短,简单的日出日落纪日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力需求了,这时候天文学家们就发明了计时器来纪时,并在干支纪年、干支纪月的基础上也采用了干支纪日,大概在商朝时就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以至于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古籍里都是根据事件发生日的干支日推算史迹的时间脉络的。
可以看出,干支纪日对中国古天文历法是相当重要的,但其推算确实相当复杂,一年十二个月,对应三百六十五日,还不考虑闰年,三百六十五与十二相除三十余五,多出来的五日差不多要十二年才够干支六十个组合分配完,再算上闰月以及大小月天数,尤为复杂,可以说至今能完全搞懂推算出干支纪日原理的人并不多,流传甚广的一般是盲师所用的月上起日推算口诀:甲子青虎初一善, 虎蛇金戌子牛献; 乙丑戊申十二猴, 送位前已九鼠楼。 丙寅癸酉念三江, 寅宋初未九牛香; 丁卯红兔初四寅, 宋龙马金九月旬……
所以我们一般常用干支日用万年历查询即可,按照公历日期反推当日干支也有计算口诀,不过需要大量的口算,口算公式如下:乘5除4、9加日,双月间隔30天,一二自加整少1,三0四1六七2,3、4、5八十尾顺。我第一次看见这口诀,读起来真拗口,不过也算是学者们总结归纳的结晶,数学口算厉害的可以拿来使用,口算差的有那时间不如直接查万年历得了。
我们接着讲讲纪时法,古人纪时的基础实际上就是观测太阳在一天之中的位置来确定的,从最初始的“立杆测影”到后来的“日晷”,按照表影的方位指向地平圈十二地支的位置来进行纪时,由于太阳的南北回归线来回的视运动,那么在各季节的表影所指方位也是不同的,春分秋分之日,日出正东而没于正西,即日出卯位而落于酉位;冬至之日,日出东南而没于西南,即日出辰位而落于申位;夏至之日,日出东北而没于西北,即日出寅位而落于戌位,从上述日出日落的地支跨度我们就能看出何时日长夜短,何时日短夜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