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这天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浓郁,赛龙舟、挂艾叶和菖蒲、炒五毒、吃五红……不再仅仅是吃个粽子了事。事实上,端午习俗非常多,而根据地域不同,在习俗的内容或细节上又存在差异。本报特约民俗文化学博士、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向大家介绍这些传统习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寓意?千百年来又是如何因功能而传承、因交流而传播,最终在动态的发展之中构成人类文明多元多样的代表作的。
五月五为何会成为
我国夏季最盛大节日
起因
民间视五月为“恶月”“毒月”
夏历五月五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又称“重五”“重午”“午日”“端阳”“端五”等,又叫做“天中节”“沐兰节”“解粽节”“龙船节”“诗人节”等,是我国夏季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端午时在仲夏,按干支纪月法,正月为寅,五月即为“午月”。“午”为何意?《淮南子·天文训》曰:“午者,忤也。”《说文解字》则说:“忤也,五月阴气逆阳,冒地而出。”也就是说,五月是阳气盛极,阴气逆向而生的月份。阳气由冬至所在的子月(十一月)开始升腾,到巳月(四月)至于顶点,由夏至所在的午月始,阳极而转衰,至亥月(十月)为纯阴之象。“端”有“始”“正”之意。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说:“月号正阳,时惟端午。”因此,“端午”就是“正午”“正阳”。民间把五月看作“恶月”“毒月”,也是从阴阳消长来说的。《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还有“阳气始亏,阴气将前”。因此这个月份被视作“恶月”。
功能
有“祈雨”和“辟瘟”两大主题
端午节的形成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源头主要在江南一带。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历史上众说纷纭,从节日风俗的主题看,主要有原始文化遗存说和历书人物追祭说两大类型。
在“原始文化遗存”方面,有“祈雨”和“辟瘟”两大功能主题。
所谓“祈雨”,是原始农业抗旱的需要,到了仲夏时节,气温渐高,南方的水稻田盼求解困的及时雨。在远古时期,人们认为,天不降雨,是能行云降雨的龙怕热,潜藏水底,只要它出水,就能带来雨水,于是吃粽子、赛龙舟、划龙船,以亲龙、拟龙的方式祈盼雨水。
在辟瘟方面,病毒、瘟疫一般在冬春之际流行,经多次分裂,到天气炎热的仲夏时节已逐步消解,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拿出各种辟瘟的手段来演示,以表对瘟疫的最后清算,经验告诉他们,端午过后瘟疫大多自行消亡。于是,属于消毒法的雄黄酒,烟熏法的焚辟瘟丹,隔离法的小儿“躲午”,巫咒法的挂五毒图,火灸法的烧纸船,药驱法的佩香囊、挂菖蒲和艾叶等,一齐出现,成为端午的节俗和节物。
在“历史人物追祭”方面,亦有多种说法。主要涉及屈原、伍子胥、勾践、曹娥等人,因他们伟大、有功、行孝或哀怜而被附会到端午节俗上,成为纪念的对象。
端午风俗起源的屈原纪念说,在南朝时期已有。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此后,端午竞渡为祭屈原之说多见于各类诗书,成为后世民间最流行的一种有关端午节俗起因的解说。
端午竞渡源于对吴国大将伍子胥的纪念说,在苏南一带颇为流行。伍子胥因谗言被赐死,尸首装入皮袋投入钱塘江中,但随波逐流而不沉,时人于是每年五月初五驾舟逐潮以祭,遂演成风俗。而根据《事物原始·端阳》和《岁时广记》等史料上的说法,所谓“竞渡”,是对越地水师的效仿,也是对勾践的纪念。
此外,还有唐玄宗说、侠客“吉祥雀子”说等,其实,他们均与端午节的起源毫不相干。也就是说,所谓的“历史人物追祭说”,无一例外的仅仅是传说,而并非端午节的真正成因。
意义
反映中华民族乐观情怀高昂斗志
如今,作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已构成了人类文明多元多样的代表作之一,反映着跨民族跨文化的相互依存和人类同命共运的实际,在东北亚和东南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归纳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端午节以众多的节物、节俗、节信,反映了我们民族面对酷夏将至的时令和春瘟常发的实际所表现出的乐观情怀和高昂的斗志,以及善于寓审美于娱乐,寓情致于物象,寓哲理于俗事的象征文化传统,使我们的节日成为领悟中国文化的特殊窗口。
二是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我国人民对时令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彰显了民族的精神与旨趣:中华民族善于从民俗生活中升华凝聚力、感召力、意志力,使社会与自然、国运与家昌、理性与情感、岁时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是端午节早已传播到域外多国,在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国家也曾是重要的节日,这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礼物,也体现了我们的节日对周边国家的强劲辐射和深远影响。
四是端午节及其他中华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特殊的文化资源,作为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记忆,我们必须时时守望,全力保护;同时,作为文化资源,我们也应重视它的开发、利用价值,让它在食品、医药、旅游、工艺美术、动漫产业、学校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使我们的节日文化得到存续和发展。
老南京过端午
有啥不一样
南京的端午节俗历来颇为兴盛,在节物、节俗、节信等方面都有特色和内涵。尤其在游乐活动、端午食物、辟瘟习俗等方面,体现出重大节日的性质
秦淮河上龙舟竞渡一度遭到禁废
龙舟竞渡在古代多为倾城聚观的盛会。而南京的端午龙舟会当年还有“三帮”之分,并有“夺标”之戏。
所谓“三帮”,指河帮、江帮和木帮。其中,“河帮”,为秦淮河上本地船户制作的龙舟;“江帮”,为外江入城的外地船户制作的龙舟;“木帮”,为常驻上新河的徽州木商们制作的龙舟。他们在端午时节聚集在夫子庙前的泮池内,进行三帮间的龙舟比赛。各帮都尽量装饰自己的龙舟,扎彩亭、彩球,舟上有小儿的装扮表演,有敲锣打鼓者,梢头撑杆者表演各种技巧,场面壮观、热烈。秦淮河两岸及附近桥梁上往往人山人海,观者如蚁,他们助威呐喊,投掷银钱,还放鹅鸭下河,让舟上人相互争抢,谓之“夺标”。
不过,在清末南京秦淮河上的端午龙舟竞渡连连出事:光绪初年在水西门外某茶寮临河一轩,因人多倒塌,溺死无算;光绪三十年,文德桥因观者人多拥挤,木栏杆倒塌,数十人落水溺毙,伤百人以上。南京歇后语“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就由此产生。从此,端午节秦淮河的龙舟竞渡遭到禁废。
包粽子本意还有“祈雨”的功能
端午节的粽子,其实不仅是作为岁时食物用以尝鲜和留做备忙之用,它还有一个早已被今人淡忘的文化象征意义,正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称,“取阴阳包裹之象也。”
粽子用菰叶包入糯米、豆枣之类做成。古人认为,一切中空的东西都是“阴”的象征,如葫芦、南瓜、盒子、灯笼、山洞等为“阴”,菰叶被卷起后成为中空的可放米的容器,也为阴象;而一切尖的、硬的东西为“阳”的象征,如铁锚、门钉、羊角、牛角、山峰等为“阳”。粽子煮熟后剥开看,都带角,不论三角粽、小脚粽、秤锤粽等都带角,它呈现为“阳”。由于角为“阳气动跃”之象,因此,粽子本身就是阴阳抱合的象征,也是五月五日时令的象征。古人相信,阴阳相遇就会下雨,如冷空气遇上暖空气会下雨,因此,作为“阴阳包裹之象”的粽子被赋予了祈雨的功能。此外,五月五日的“五”表天地交会,其上一横表“天”,其下一横表“地”,“五”就是阴阳相就的符号,由此,粽子本身就是这一特殊时令的象征,故成为数千年不变的,富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节物。
粽子作为时令性美味食品很受南京人的喜爱。南京的粽子按原料分,有糯米粽子、糯小米粽子;按馅料分,有白米粽子、枣子粽子、火腿粽子、香肠粽子、肉丁粽子、豌豆粽子、红豆粽子、苡仁粽子、鸡丁粽子、百合粽子等;按形状分,有三角粽子、四角粽子、五角粽子、小脚粽子、枕头粽子、宝塔粽子等。粽子一般在端午节前一两天包好,节日当天煮食,亲友邻居们常以自家包的粽子相互赠送,以融洽感情。
从炒五毒到吃五红都是为驱毒避暑
南京人端午节的食物和食俗还有五毒菜、雄黄豆、菖蒲酒、麻油绿豆糕,及吃五黄、吃五红等。
所谓“五毒菜”,即取银鱼、虾米、茭儿菜、韭菜、黑干五样杂炒而成。“雄黄豆”,用蚕豆和雄黄炒制。“麻油绿豆糕”,用绿豆粉、白棉糖、麻油、豆沙、糖玫瑰花、糕粉等做成,甘甜滋润,细腻爽口,为南京人家端午节必备的节物。“菖蒲酒”用菖蒲根浸酒而成。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菖蒲,“生温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危元阳。”对“菖蒲酒”李时珍则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目聪明。”南京人家的“吃五黄”,包括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豆芽。高淳人家的“五黄”则指黄鳝、黄瓜、咸鸭蛋、雄黄酒、雄黄豆。至于“吃五红”,一般指苋菜、红油鸭蛋、烤鸭、河虾和红烧黄鱼。
随着时代的变迁,“五毒”和“五红”的内容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都是出于驱毒避暑的良好愿景吧。
不止挂艾叶,老南京“端午景”更讲究
南京人家至今还有端午节门前挂菖蒲、艾叶的风俗,以菖蒲象征张天师的宝剑,以艾叶形似虎爪,表老虎守门,以镇除疫病。而讲究的老南京还会买菖蒲、艾叶、石榴花、兰花、石腊红等花草插花瓶,叫做“端午景”,亦有把艾虎、独头蒜、小粽子、小龙舟、五毒背心、五色缕、端午香包等节物合称“端午景”的。
端午节老南京人还有挂天师图、钟馗图的风俗,以“斩除恶气”。在高淳许多农家至今还会贴挂“端午符”。在明代,南京人用彩帛、通草制五毒虫形状,盘缀在大艾叶上,插挂门上,叫做“五毒牌”。到清末人们改用纸折制虫形,挂门楣和床沿以驱虫。妇女们做香囊、佩朱砂囊、簪榴花,小儿们臂系五色线,身被虎形“老虎被”,头上用雄黄画“王”字,都是作为除恶、长命的符号。
南京人在端午节还有一独特民俗,就是“破火眼”——端午正午时分,在清水中放入少许雄黄和鹅眼钱两枚,用野花束洗眼,待全家洗过后把水泼出门外,就可以防治红眼病,一年不生眼疾。
躲午斗草,有沟通亲情的积极意义
此外,有的人家有“躲午”之俗,即要在节前把小儿送到外婆家去,待节后再接回来,以躲过“毒日”。这其实是对远古用隔离的方式躲避瘟疫的民俗记忆,作为端午节俗,它增加了沟通亲情的积极意义。
在端午节,老南京们还会相互邀约,携酒到雨花台赏景野餐。这时小孩和妇女们喜玩斗草游戏,即用树叶的茎交叉后相互拉扯,以茎不断者为胜。
明代吴兆《秦淮斗草篇》中“因娇丽日长干道,相戏相耍斗芳草”一句,说的就是秦淮儿女的斗草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