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每年都会在排灯节前后抽出5天时间,独自前往山林,闭关思考人生。莫迪认为,这段独处的时间能给人力量,会帮助他更好地处理生活。
莫迪认为,年轻人也应该有这样的“独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他们可以认真思考活着的意义,让自己变得更自信,从而无畏外界评价。这将成为年轻人前行的力量,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特别的存在”,且“无需向外寻找光明”,因为“光明已存于心中”。
闭关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接下来,凤凰网佛教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佛门的闭关。
为关房贴封条(图片来源:普陀山佛教协会 摄影:寂戒法师)
在中国,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方式在印度没有。在中国也是到元明之际,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禅林象器笺》中说:“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
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时、定期的功课,也有一定时段的修行方法,比如禅七。如果环境许可,确实需要,还有为期一年、三年,乃至六年、九年、数十年的修行方法。
闭关,并不一定是单独一个人修持。例如:结夏安居,中国禅林的冬、夏两季禅期,都是集合许多人共同修行的。
古代禅宗中流行一句话:“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可见对禅僧来说,必须等开悟后,才能有资格闭关。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否则,闭上三、五年,不是一无所成,便是因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来的誓愿。
除禅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闭净土关;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读诵《华严经》,闭华严关。
在佛教中,有一种名为“闭生死关”最为感人,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愿于一生中了脱生死,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直到自己觉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关;如果没有把握,便誓不出关。
现在的丛林寺院中,仍有一些修行僧在闭关修行。一般闭关的人有两种目的:一者,为了能集中精力阅读大藏经;二者,能够顺利专修某一法门。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数月,也有数年的。
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关房”,一般都建在僻静处,关房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如有小阳台能让闭关者晒到太阳,内有厕所等等。在闭关期间,以不出关房为原则。所以在关房外,必须有人护持饮食、医药等事,称为“护关”。
在寺院中,有人愿意闭关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举行很隆重的闭关仪式。在关主闭关结束时,寺院也举行很隆重的仪式来祝贺,并且有很多信徒来供养关主。
闭关修行能够放下杂务,杜绝外缘,是专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闭关必须具备许多因缘条件,一者闭关者的禅定功夫,二者有寺院能成就,所以闭关,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