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宗教建筑,有的叫XX寺,有的叫XX观,有的叫XX庙。这三种建筑都是供奉神佛的地方,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追寻这三个字的本意,就可以知道区别了。
寺的本意是官署,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某某部,如卫生部、农业部等。中国历史上有太仆寺、光禄寺、大理寺等,这些都是国家官署,如果把它们理解为寺庙,那就会闹笑话了。
那么“寺”为何会变成佛教场所的名称呢?这要从一个古老的故事说起。
汉明帝有一天做梦,梦见西方有一个金色的神人。第二天一早,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说西方有神,称之为佛陀。汉明帝于是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后来又两位印度高僧同东汉使者一起,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安排他们在鸿胪寺暂住,因为鸿胪寺是当时接待外宾的部门。
后来僧人们借用了鸿胪寺的“寺”字,建起了白马寺,这是中国的第一个佛寺。从此寺就成为佛教的专用名词。
观作为动词就是观看、观察,作为名词则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古人认为,仙人住在天上,所以“观”也可以用来硬接仙人下凡。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迎接仙人。
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史记·孝武本纪》)
在古代,观察星象,迎接仙人,这都是道士的职责,所以道士居住的地方也被称之为“观”。
传说我国最早的道观叫做楼观,是关尹子的故宅。
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 ,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宫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 。(葛洪《关尹子·序》)
《史记》记载,关尹子本是函谷关的守关官员,老子辞官西行,经过函谷关,关尹子留住了老子,让他写下了五千余言的《道德经》。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庄申韩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