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英荷条约的签订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在海峡以北大显身手,同柔佛苏丹签署了《克劳福德条约》,将新加坡岛及其附近10海里以内的岛礁全部割让给英国东印度公司。
1819年,此时的新加坡还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没有经过韩国整容术的洗礼,保持着最初的素颜。
但拿到新加坡的史丹福·莱佛士却想着大展拳脚,毕竟天然岛屿不方便船只停泊嘛。从此刻开始,新加坡的山丘们过上了朝不保夕的日子。
1826年,英国将槟城、马六甲、新加坡合并为海峡殖民地,首府设在槟城,但是在1832年将首府迁往了新加坡。这为新加坡今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加坡的发展,成为英国在远东最重要的商业与军事基地,对土地的需求也逐渐增多。
新加坡独立之前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第一次自1878年开始,英国殖民政府将华利山铲平,因为需要用砂石填平新加坡河口西南的海岸。第二次则在1904年,安祥山、厄士金山、珀玛山也被铲平。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英国这驾马车再也跑不动了,不得不抛下大英帝国的各个殖民地,殖民地独立后一般都遵循的是殖民宗主国的行政划分,未雨绸缪的英国人先将海峡殖民地解散,又把科科斯群岛和圣诞岛划出新加坡的管辖范围,这也就形成了今日的新加坡版图。
1959年,新加坡取得了自治邦地位,并举行了第一次大选,李光耀当选首任总理。
一般原则,自治之后就是独立,新加坡的未来就只能靠自己了。
1963年9月,新加坡同马来亚、沙巴、砂拉越共同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但成立仅仅三个月就产生了矛盾。1965年8月9日,在新加坡缺席的情况下,马来西亚议会举行了一场开除新加坡的投票,最终以126:0的票数将新加坡开除马来西亚这个大家庭。
尽管同马来西亚只隔着1400米宽的柔佛海峡,新加坡从此不得不被迫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此时新加坡的家底——581.5平方公里。
想在581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创造一个富国、强国,简直就是强人所难,你以为每个岛国都像瑙鲁这么幸运,被拉了十几米厚的鸟屎。
以原财政部长韩瑞生为代表的新加坡工业的奠基者们认识到,要想富不能多生孩子多种树,只能走大型工业化道路,走外向型经济道路,这是欧洲国家发展的标准道路,比如同样是欧洲小国的卢森堡就是以钢铁工业起家。
新加坡面临的情况是,人多地少,没有土地怎么建工厂发展工业呢?填海造陆这是新加坡的必然选择,毕竟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活国也不能被土地憋死。
新加坡隐秘的角落——德光岛:进入21世纪,新加坡开始经济转型,准备将新加坡建设成一个知识主导型工业中心,接连开启了几个大型的填海项目,比如大士新港、裕廊岛新兴工业区以及大德光岛工程等项目。相对于前两个项目来说,大德光岛填海工程更接近马来西亚,这让马来西亚很不高兴。即便是在农村盖房子,邻居的房子超过了自己家的高度都会产生纠纷,何况填海造陆呢。
德光岛位于新加坡东北部,距离本岛约5公里,20多平方公里的德光岛已经是新加坡仅次于裕廊岛的第二大外岛,一直以来德光岛由于“位置偏僻”,作为新加坡的军事保留区而存在,岛上生态维持的较完好,在岛上服役的士兵们经常见到野猪结队穿行,这里也拥有着新加坡最大面积的红树林。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这样一座岛屿的存在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成为新加坡“隐秘的角落”。
但新加坡并不准备放过德光岛,2000年,新加坡政府开启了德光岛、乌敏岛填海工程,准备将德光岛变成一座50平方公里的“大德光岛”。
对于新加坡的德光岛填海工程,马来西亚方面表示强烈不满,并在2002年1月以后,多次向新加坡当局发出通告,要求停止德光岛的填海项目,因为这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对于马来西亚的抗议,新加坡自然不予理会,毕竟口头抗议也不会让自己少一根头发。怎么办?马来西亚兵不过12万,军费还不足新加坡的一半,枪炮都不如人家,打肯定是打不过的,那就去衙门告状吧。
2003年7月4日,马来西亚统治新加坡,自己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国际海洋法法庭状告新加坡的侵权行为,这让新加坡一脸懵逼,我在自己家门口填个海,关你什么事,怎么就闹上法庭了呢?
不过既然自己成了被告那么就得去应诉,导致了世界著名的“新马填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