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赵都邯郸原本并不属于赵国,而且也不是晋国的封地,邯郸邑最初属于商王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由于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以及为了安置殷商遗民,为此开始实行分封制,将商王之子武庚封于殷地,建立邶国,以继续管理殷商余民,此举使殷民大悦,暂时接受了新建立起来的周朝。而邯郸邑此时被划于邶国,属于武庚的封地。
不过周武王也担心武庚还未心悦诚服,为了防止叛乱,以及加强对殷商遗民的控制和统治,于是便在殷都朝歌附近又分封了三个诸侯国,并派遣自己的兄弟去管理。为此封三弟管叔于朝歌以东建立卫国(管国)、五弟蔡叔于朝歌西南建立鄘国(蔡国)、八弟霍叔于朝歌以北建立北邶国(霍国),让他们共同监视武庚和朝歌殷商遗民,称之为“三监”。
“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史记》
后来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兄弟几人不满老四周公旦摄政,于是便挟持联合武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但叛乱不久后就被老四周公旦率军东征平定,兄弟三人不是被*,就是被流放或是贬为庶民,商王之子武庚也因兵败被*。原来的邶、鄘、卫三监之国被取消,三国封地和朝歌附近的土地都被划归康叔封(周武王九弟)建立的卫国所属,其中就包括原属于武庚封地的邯郸邑。
“懿公即位九年(公元前660年),翟伐卫,*懿公。”“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圁、洛(河西之地)之间,号曰赤翟、白翟。”《史记》
后来到了春秋时期,卫国由于内部腐烂,内乱不止,包括邯郸邑在内大片土地被黄河中上游逐渐强势起来的戎狄所占据,一度统治了该地40余年。之后直到晋国逐渐强盛,称霸中原,击败戎狄后,邯郸邑才重归中原诸侯,并入晋国的版图,并逐渐发展成为晋国的重镇要地。
此时晋国赵氏大宗居住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中牟一带,根据《吕氏春秋》记载,晋国赵氏第七任宗主首领赵襄子就曾担任过中牟令。而《韩非子》中便记载晋平公曾经说过:“中牟,晋国之股肱,邯郸之肩髀”,为此对中牟和邯郸的县令人选很慎重,可以说中牟和邯郸两邑对于晋国的重要程度可以排进前五。
而这两处重要城邑都被赵氏把持,邯郸邑在赵襄子的父亲赵简子时就成为赵氏的私邑,并委派赵氏小宗,旁支族人赵午担任了邯郸大夫,也是邯郸历史上最早有史料记载的地方官。不过相比起赵氏大宗控制的中牟邑也能看出,中牟在当时的重要程度还在邯郸之上。
那么赵氏正式成为诸侯不久后,为何放弃更为安全的故都中牟,迁都至靠近魏国边境的邯郸呢?
关键原因是赵国想要参与中原争霸,而邯郸地处中原,又是战略要地,可以说是赵国迁都图谋中原的不二之选。于是经过发展改革逐渐强盛的起来赵国将都城迁至中原战略要地邯郸,标志着赵国也要在中原大地上分一杯属于自己的“肉羹”!
其次赵国将都城从中牟迁出也是迫不得已,是被同为三晋之一的魏国压迫所导致。当时魏国是战国七雄中率先进行变法改革的诸侯,强盛起来的魏国便开始向外扩张,并抑制赵国。自魏文侯攻打齐国,占领一部分齐地与殷商故都朝歌及附近土地相连后,魏国便在赵都中牟附近不远处拥有了一大块土地,极大地威胁着中牟的安全。
最后则是魏文侯联合三晋一致对外,实际上是以魏国为中心,笼络韩国。三晋获得的好处大多落入魏国手中,其次是韩国,而赵国付出很大代价后,最终得到的好处却是最少的,相当于赵国给魏国打了几十年的长工。总是占不到好处的赵国自然会对魏国产生不满,故而在逐渐强盛后不想再受魏国压制,也要参与中原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