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第一代、第二代毒品正逐步转向以新精神活性物质为代表的第三代毒品。国内毒品来源多元化、毒品滥用多样化、制贩吸毒一体化,毒品犯罪也呈现国际化、集团化、武装化、智能化趋势,需要为一线禁毒部门提供创新实战技术和高水平人才。”2月16日,在全国禁毒技术研讨会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王广基将毒品问题面临的新形势和盘托出。
如何推进禁毒科技创新,为禁毒工作提供更科学、更高效、更准确的技术支持,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总工程师王优美在大会报告中指出,整类列管已被实践证明是最为有效的管制手段,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物质种类被整类列管,针对有限目标物的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实战,覆盖整类物质的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方法将成为发展方向。
禁毒科研工作填补了国内禁毒技术应用空白
近年来,我国的禁毒科研工作推动了毒品检验鉴定、污水监测、毛发验毒、毒品成瘾性和危害性评估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有力填补了国内禁毒技术应用空白。加强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提升禁毒科技水平,成为推动全国禁毒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支撑。
王优美介绍,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毒品实验室”)目前已累计筛查全国公安和海关报送的可疑缴获样品近1万份、核磁共振波谱图130万余份,共发现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340余种,兴奋剂50余种,其中30余种物质为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和报道,已开发覆盖全国6430家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监测毒品滥用数据平台。
在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药科大学禁毒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科研人员已经构建了基于城市污水分析的毒情评估技术体系、毒品原植物定性检验鉴定及溯源技术体系、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预警筛查新方法。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毒品形势复杂多变的新危机是当前毒品治理的关键问题。”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看来,毒品与药品是紧密相连的,药品一旦出现滥用,危害身体健康,并被国家管制就成为了毒品。
目前,我国已列管449种麻醉品、精神物质,是世界上列管毒品最多、管制最严的国家。
未进入列管目录的毒品,亟需建立新的检验鉴定标准
当前,新的制毒化学品和制毒工艺仍不断涌现。“国内大规模非法制造冰毒、氯胺酮等毒品的情况基本消失,但小规模制毒活动仍呈多地特别是部分地下加工厂不断研究创造新的合成工艺,使用新的非列管前体化学品,企图规避法律的监管和打击。”王优美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毒品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来,但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提高,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型毒品或者新精神活性物质。
“制毒人员很狡猾,他们知道哪些是列管的,有时改变一个分子结构,就能合成出与列管物质不同、但功能相近的毒品。我们也经常为各地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提供合成工艺鉴定,判断制毒人员设计的合成工艺能不能制出毒品。”王优美介绍,2021年7月1日,我国正式列管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以来,毒品实验室的监测已新发现20余种非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特别是近期,还查获了大量从国外走私入境伪装成巧克力或邮票的新精神活性物质。
他认为,毒品和制毒化学品更新换代迅速,针对新结构物质的鉴定需求不断增加,亟需建立不依赖于标准品的检验鉴定标准体系。
那么,对于列管目录之外的新型毒品,将如何监测?王优美表示,“如果发现某个非列管的化学品或者新精神活性物质在某区域甚至全国增速明显,就要考虑进行列管,以及列管后如何用技术手段监测,如何按照现有毒品的危害性和成瘾性进行折算,为司法提供量刑依据。”
科研人员也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抓出“伪装者”。“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药科大学”禁毒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专家苏梦翔教授介绍,“一些制毒人员会在新型毒品的母核上,不停修饰它的外周结构,我们正试图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提取母核结构的特征,建立数学模型,一旦发现可疑的数据,就立即给予警示。”
来源: 中国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