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3月22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17日刊登题为《与美英达成的潜艇协议在澳大利亚引发争论》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日前正式宣布与美国和英国共同研发并部署核动力潜艇,这一决定当即引发澳大利亚国内一连串质疑与批评,尤其在他的政党内部。
根据计划,澳大利亚将首先购买5艘美制潜艇,然后在英美的帮助下建造新版潜艇。此举目的是为了加强美国领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优势,以对抗中国的军力增长。北京抨击此举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尽管协议在澳大利亚获得了两党支持,但同样招致来自前总理、外交官和专家的批评,他们提出各种质疑,从令人瞠目结舌的成本和潜艇的作用,到协议是否会把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专家认为,这场有时针锋相对的辩论表明,面对日益自信的中国,有必要就澳大利亚未来的战略方向及其在亚太地区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广泛的全国对话。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马克·肯尼说:“澳大利亚毫不含糊地站在美国一边,这是非常危险的赌注。这个决定影响澳大利亚的安全,甚至在某些方面攸关生存,而这一决定并未经过充分辩论。”他还说:“未来,会因此出现更严重的摩擦。”
最直言不讳的批评者是前总理保罗·基廷。他说,该协议将澳大利亚的主权置于风险之中,并且“拧上了美国为遏制中国而设置的长链条上的最后一环”。
阿尔巴尼斯曾说,澳大利亚对于如何使用潜艇拥有完全自主权。但正如我的同事达明·凯夫所言,澳大利亚不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发展出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潜艇上的许多人员(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可能必须是美国人。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变成了两国能否在如何使用潜艇方面协同合作。
协议还在工党内部引发了紧张关系,少数工党前资深政要公开表示反对。
前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同样表示关切,认为这一计划会“被视为我们更依赖美国,现在还要依赖英国”。
与此同时,各州州长也对核废料存放地点持不同意见。可能成为核潜艇基地的城镇的部分居民说,他们不希望基地设在自家后院。
悉尼大学澳美历史教授詹姆斯·柯伦说,虽然澳英美联盟协议早前就已经宣布,但目前的辩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该协议据披露将在未来30年耗资2460亿美元。柯伦说,这个高昂的价格标签实际上询问了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威胁是否真的值这么多钱,但答案并不明确。
柯伦说,在13日宣布决定之前,政府并未公开讨论过成本、核废料处置以及项目可能遇到的潜在陷阱和延误等问题。不言而喻的是,任何开支的理由都将是其所提供的国家安全。
柯伦说:“我觉得他们肯定认为不需要去开展什么更广泛的公众辩论,因为每个人都会自动将这种新能力的必要性等同于保护澳大利亚免受中国威胁。”
他说,很明显,中国近年来迅速增强的军力和强势的态度必须得到重视,这也是签署澳英美联盟协议的驱动因素,但是“支撑中国威胁叙事以及为此耗资巨大的假设”,仍然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同样,肯尼教授说,澳大利亚应就中国实际上对澳大利亚构成何种威胁进行头脑清醒的辩论。
他说:“中国问题需要更清楚地思考,我目前没有看到太多证据表明这一点。”
他还说,国家安全辩论的高度政治化往往导致意见两极分化,几乎没有留下细微差别和模棱两可的空间,而这可能被视为绥靖。
他说:“辩论中这种动态的问题在于,它掩盖了进行恰如其分的战略思考和清晰的战略设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