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并没有明确指明“王”非皇帝之子莫属,后来,一般的老百姓被皇宫的神秘光环障目,觉得作为“金枝玉叶”就像皇帝的女儿都封公主一样,皇帝的儿子也都应是“王”。
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是当然是否定的。
要搞清皇帝的儿子是不是都是“王”,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从古代到清代,中国究竟有多少种(注意,不是多少个)王。夏商时代就已有关于“王”的传说,到了周代,无论是西周还是东周,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一律称“王”,如文王、武王、幽王、平王等。进入战国时代,诸候蜂起,“以力不以德”,“举头大者为王”——有很多原来由周王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也自封为“王”,有名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国君到了后来全部称王。
有意思的是,秦始皇平六国以后,自封为“皇帝”,但他却没有封他的任何一个儿子为王。就连他的嫡长子扶苏、最宠爱的儿子胡亥(即后来的秦二世皇帝)也都只是“诸公子”的身份。因此,“王”不仅远远早于“皇帝”,而且在“皇帝”产生以后也并没有马上与之同步运作。刘邦手提三尺宝剑,便立西汉帝国之后,“皇帝”方与“王”同步。
从西汉第一位王代顷王刘喜开始,到清代最后一位王孚敬郡王奕惠止,各式各样的王爷真是数不胜数。概括起来,这些“王爷”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国王”。此封爵始于西汉时代。汉高祖刘邦把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分封到各地,立国为王。如西汉初年有名的“七国之乱”,实际上就是“七王”之乱。其中,刘濞是吴王、刘辟光是济南王、刘贤是甾川王、刘印是胶西王、刘熊渠是胶东王、刘遂是赵王、刘戌是楚王。“国王”一名一直沿用到明代。宋、元时期又以之为封号,如北宋帝国扫平江南之后,封原吴越王钱叔为淮海王。
第二种是郡王。郡王也是爵位名。从西汉到三国,封爵都只有王爵,晋武帝封子弟二十余人为王,他一反汉、魏时代“封国为王”的做法,将这些子弟分封在郡,但当时尚未正式使用“郡王”之名。正式使用“郡王”的是隋代,隋代官制规定,郡王位在王之下,唐袭隋制,但改郡王为次于亲王一等的封爵。除了皇室成员以外,有些臣子也可封郡王。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清代以前,郡王多与具体的郡有一定关系,像东晋的司马道生,他的封爵是会稽王;再如司马郁,他的封爵是临川王——会稽、临川均为当时的郡名,而清代的郡王都不与具体的郡挂钩,如胤祀(康熙之子)之封号直郡王、胤禧(康熙之子)之封号慎靖郡王中的“直”、“慎靖”等都只是一种美称,而不是某一具体郡名,郡王的地位在清代位在世子之下,属十四等封爵中之第三等。
亲王,是对皇族中封王者的称呼。南北朝时陈朝沿用梁(萧梁)朝的设官制度。其中有亲王身份的人做侍中。隋朝建国后隋文帝杨坚采用后周官制,封爵有九等,包括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而“皇伯、叔、昆弟、皇子为亲王”,亲王名称由此而来。行文至此,有几句需要说明一下,史学家柏杨先生有一套书,书名叫《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书中所说的“亲王”上起西汉,下至清末,用的当是“王”意,而非人们通常所说的“亲王”之意,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到了清代,亲王成了十四等封爵中的第一等,像人们所熟知的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诉等都是一等一的亲王。
除了上述三种“文化”味较浓的“王”以外,还有一种“王”在民间也深入人脑,至少是常出于清代百姓之口,这就是“铁帽子王”。“铁帽子王”实在不能算是一种正式的封爵,它是对世袭罔替王爵的一种俗称。“世袭”是世代继承爵位;罔替,“罔”,即不、不可,“替”,是替换。
清制,凡爵位世袭都限定世数(几代),其不限次者前加“世袭罔替”之字样。世袭罔替的王爵当然都是子子孙孙均为王,所以,老百姓用“铁帽子王”来称呼他们。“铁帽子王”可以称得上是清代的“新生事物”,清代在建国之初,曾分封了八个“铁帽子王”,他们中有6个亲王:庄亲王舒尔哈齐、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滚、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群王2人: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克琴郡王岳托。
上述四种“王”中,“国王”的历史可谓最长,“铁帽子王”的历史最短。这四种“王”——据我们上面引证的史料——并不都是由皇帝的儿子来充当的。我们是否可以逆推,说皇帝的儿子并不一定都能封王呢?还是让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
中国之有皇帝虽然起自秦始皇时代,但秦代并无皇子封王的记载,所以,我们引证的史实只能从西汉时代开始。在正式统计开始之前,有几句话需要交代一下。中国历史上大约出了近千名皇帝,这些皇帝大部分是生前就曾面南背北、成为天下之主的,但也有一些皇帝并不那么名副其实。
换言之,他们大多是生前仍是人臣(顶多是位极人臣),死后才享有皇帝的美名——由他们那些当了皇帝的子孙们追赠一顶“皇帝”的桂冠。一个最有名的例子是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他曾经先后担任过东汉王朝的镇东将军、冀州牧、领司隶校尉、隶尚书事、司空、丞相、魏王等职务,享有过“加九锡”的殊荣(“九锡指:车马、衣服、乐则、朱虐、纳陛、虎贲、弓失、铁铖、钜匕”),他到死时也只是一个“魏王”,但在许多史籍中,却把他称为皇帝(魏武帝),造成了名与实的混乱。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像司马懿(与诸葛亮做对的那位司马仲达),生前是人臣,死后却成了东晋帝国的宣帝;唐末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李克用生前只是个王(晋王),但死后却成了后唐王朝的太祖皇帝,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常常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而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唐代竟然把那位上千年以前因撰写了一部《道德经》而名闻的老子李耳也封为皇帝(“玄元皇帝”),于是乎,没有皇帝的时代就已有了皇帝(李耳早于秦始皇时代几百年)。
有了皇帝的时代,一个朝代同一时同一地点两个“皇帝”并存(如“魏武帝”与“汉献帝”),常常把那些已经不知皇帝为何物的国人们弄得如坠五里雾中,慨叹自己应了九斤老太的那句“口头禅”——不如自己的先人们聪明。
先人的“聪明”是以让别人糊涂为其代价的。这种把自己的睿智建立在使人昏沉基础上的做法我们不敢苟同。有鉴于此,我们决定,把那些让人糊涂的“死后皇帝”剔除出去,将我们本文所提到的皇子界定为“真正皇帝”(活着的时候就已是皇帝)的儿子。然后,我们就可以作一个简单的统计了。
西汉时代,正牌的皇子有37人,这37人全部封王。东汉时代,正牌的皇子30人,有一人未得“王”号,此人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衡,他的最高爵位是临淮怀公。三国时代,曹魏的正牌皇子有9人,全部封王;蜀汉有正牌皇子7人,全部封王;东吴有正牌皇子7人,有一人未获王爵,这个人是孙权之子孙虑,他的最高爵位是建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