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小王子》
一位心理专家曾说过:“正常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在音乐之都奥地利,但凡父母带孩子去听一场音乐会,都会全体穿上正装,这是一种仪式感,也就是通过这样一种仪式让孩子无形中对音乐会重视,在听音乐会的时候也就更加专注。
仪式感无处不在,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家庭仪式感也不可或缺,家庭仪式感既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家庭凝聚力,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但不能任何事都要有仪式感,那仪式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所在,我们可以“赋予”仪式感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日子上,如孩子的十二岁生日、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孩子升小学或者小升初,以及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等。那么春节快到了,你准备好在这个节日和孩子一起过一场带有仪式感的节日了吗?
在这一方面,国外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平安夜时孩子们都会化妆出门,晚上有集会,而且会一起唱圣诞歌;在日本的成人节当日,市政府会为年满20岁的男女主持特别的成人礼仪式,并发给他们一张证书,表示他们从当日开始已成为成年人,以后必须独立生活、担负起社会责任和义务。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那么在这一天我们该如何给孩子仪式感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1.给孩子讲关于春节的故事
仪式感的养成先从思想开始,在春节期间,父母们可以搜罗一些关于春节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的小脑袋瓜里充满了为什么,想必对此很感兴趣,笔者还曾在家长群里得知,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给家长讲了很多学到的春节故事呢。
2.和孩子一起实施年俗
父母们可以先告诉孩子们过年必须*二三事儿,带领孩子一起贴对联、挂福字、包饺子准备年夜饭等,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增强过春节的仪式感,而且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一举两得。
3.提前准备好压岁钱
有的家庭觉得反正孩子还小、不会存钱,而且亲戚给的就够孩子欢喜的了,于是就忽略了自己身为孩子最亲密的人的那份,但如果要给孩子一种仪式感,就不能忽略压岁钱的准备。在压岁钱的数量上最好要讲究一下,可以是和孩子年龄相符的、过去一年最有意义的日子的数字或其他你觉得有意义的数字。
4.给孩子置办新“装备”
过年了,给孩子置办一身新衣服或者一套新文具等,新年新气象,仪式感也少不了这一点哦。
奥黛丽赫本的经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霍莉会穿着黑色小礼服,戴着假珠宝,在蒂凡尼精美的橱窗前,优雅缓慢地将早餐吃完,哪怕只是羊角面包和咖啡,也可以宛若盛宴。仪式感不仅是一种精致,更是一种态度,它可以提醒我们某事的重要性,延伸到人生,仪式感也让我们拒绝浑浑噩噩,人生而平凡,但可以选择是否平庸。那么你,准备好在春节和孩子一起过一场带有仪式感的节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