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0月3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讲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10月31日 中国新闻网)
在该文件中,提出要求“消灭’水课’”。可是,什么是“水课”?在许多人眼中,“水课”就是老师上课讲的内容空泛,没有实质性内容。上课就是打开ppt、专注于读ppt,与学生没有任何交流。在这样的课程上,一般就是老师讲自己的课,学生做自己的事,互不干涉。课程本身的存在成为了一种虚无。
但是,“水课”应该不止于此。笔者认为,所谓“水课”,将其定义为“低效课”更为合理。它不仅仅是教师授课没有特色,也表现在教师的授课水平本身就不合格,于是导致课程低效。
文件中表示,要“立起教授”讲课。但是,“教授”这一职称有时体现的只是教师的科研能力而非教学水平。有一些教师他们擅长科研,但不一定擅长教学。他们学术严谨,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并不高。在这些教师上课时,往往会让学生觉得不知所云。这些教授虽有渊博的知识,却无法真正传达给学生。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选程序存在不足。教师,是以“教学”为主,他们的知识丰富程度固然重要,但是“教学能力”更应被重视。反观我国当下的教授职称评选,往往更注重论文的发表数量、科研项目的成就,对于他们的教学能力只有“带硕士生一届以上”“副教授任职五年以上”。在这些要求中,大多都只是年限的要求,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其实缺乏细致化的考核。
正如一些网友所表达的那样“学校里其实并不存在’水课’,只存在授课水平不高的老师”,是的,没有一门课是无用的,只在于授课教师是否有教授起这门课的能力。许多学生都会表示诸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概”“马哲”其实都是“水课”。事实上,多学一些国家发展历史以及相关哲学思想本身是大有益处的,它们有利于拓宽人的思维。但是,由于一些老师在讲课时太过于理论化,甚至没有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的开展目标与意义,这导致学生对其难以产生兴趣,于是就很容易产生这门课只是“水课”,听不听都无所谓的想法。
大学是学生经过无数努力才跨过的一道求学门槛,而当下我国高校教学制度依旧存在不足。事实上,这对于学生是不公平的。除此之外,大学是一名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各项“软实力”,如果大学部分教师的授课水平依旧无法得到提高,那么只会造成学生时间的浪费,大学教学资源的浪费。
文/孙梦璐(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