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般(公元前507年—?),又作公输盘,春秋战国之际鲁国附属国小邾国(今滕州市木石镇)人,故又称鲁班。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著名的发明家,被尊奉为“匠师之祖。”作为杰出的神工巧匠,成为人们歌颂创造、发明的神话人物。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鲁班即公输班,古代巧匠。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典故 马王爷三只眼 鲁班因赵州桥和张果老、柴王爷打赌输了,便把自己的一只眼睛挖了,放在桥边。所以,后世木匠在平准调线的时候眯缝一只眼,用一只眼。后来,马王爷从赵州桥路过看见了,就把眼睛拾起来,安在自己的额头上。而后人塑马王爷像,就给塑了三只眼。
冉求 (公元前507年—?)姓冉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冉子、有子。春秋末鲁国(山东曲阜)人。青年时做过鲁季氏家臣,后师从孔子,并辞官追随孔子周游列国。《滕县志》载:墓在奚仲墓旁。
陈力就列 指在所任职位上能恪尽职守。《论语·季氏》:“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孔子曰:‘求!……既来之,则安之。’”本指招徠远人,并加以安抚。后指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祸起萧墙 《论语·季氏》:孔子曰:“‘求!……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谓祸患起于内部。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国君身上。鲁国大权旁落,季孙氏担心颛臾是鲁国夺权的后盾。萧墙,古代国君宫门照壁,暗指鲁国内部。
管仲(?—公元前645年),命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思想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传世。鲍叔牙生卒年月不详,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举管仲以替自,甘居他人之下,使之辅助齐桓公成就“ 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之首霸。二人墓址均在滕州市北十里处。
管鲍之交 春秋战国时齐国管仲鲍叔牙为知交,指朋友交谊深厚。《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宋·刘克庄《谢二府启》:“以处皋夔之任,未忘管鲍之交。”宋·曾巩《登华不注望鲍山》:“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似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
鲍子知我《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以此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不翼而飞 《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形容运行或传播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消失。
长目飞耳 《管子·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后用以指扩大视听的手段。
下情上达 《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
田文 田姓,名文,战国时齐国人,生卒年月不详。封地薛,袭田婴封号孟尝君。曾先后出任齐相、秦相、魏相。以招贤纳士名列战国“四君子”之首。冯谖东周人,生卒年月不详。孟尝君著名门客。
国富兵强 国家富庶,兵力强盛。语出《战国策·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於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鸡鸣狗盗 亦作“狗盗鸡鸣”。学雄鸡啼明,装狗进行偷窃。语本《史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或者有卑微技能的一类人。也有形容行为低下卑劣的意思。
狡兔三窟 亦作三窟狡兔、狡兔三穴。《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狡兔三窟”喻藏身处多,便于避祸。清滕县人满秋石《春日过薛城怀古三首》(其二):“兔窟尚嫌三处少,狐裘应悔一身多。”明·黄淳耀《陶痷集·狡兔窟》:“长铗归来债收毕,一窟已凿二窟留。”清滕县人黄树森《孟尝君墓》:“空余狐兔穴,谁复抱琴来。”《聊斋志异·邵九娘》:“汝狡兔三窟,何归为?”
冯驩弹铗 亦作冯生弹铗。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鲍彪注本做爰,(《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驩”)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其要求,使冯食有鱼,出有车,冯母供养无乏。于是冯全心为孟尝君谋划,营就三窟。后因以此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清滕县人孔贞瑄《薛城歌》:“长铗高歌市义还,只因君禄攘君权。”:清滕县人刘扶曦《过薛城二首》(其一):“无复闻弹铗,春风细雨零。”弹铗:敲剑。后来用以说受到冷遇而怨恨。敦诚:“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柳亚子:“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谖。”
焚券市义 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收债。对于无力偿还的债户,冯谖将他们的债券一一收回当场焚烧。百姓山呼“万岁”。孟尝君责之,冯说:无力偿还的恐已成死债,如若以此躲债逃亡,有损于薛公。今焚无用之券,以示您轻财爱民,仁义之名,流布天下,这是为您着想啊。
不自量力亦作自不量力。有一次,薛邑遭到强楚的进攻。此时齐大夫淳于髡路过薛,孟尝君亲自到城外把他迎接到自己的府邸,说:“先生啊,楚军就要对我的小小城池发动进攻,倘若先生不肯分忧,设法救援,恐怕田文再也没有机会接待您了。”淳于髡回到临淄把使楚之事报告之后。齐宣王问:“在楚国见到什么?”“楚国不通情理,而我们的孟尝君有点不自量力。”齐宣王大惑不解。“孟尝君也不估计力量能否保卫自己的领地,就在那里为先王立了宗庙。现在楚军执意攻薛,先王的宗庙眼看就要保不住了。”齐宣王听了着急起来,派军星夜驰援。楚军得知齐宣王出兵,便退兵了。薛地避免了一场灾难。
附:万岁一词来历。冯谖到薛地替孟尝君收债,他竟“窃矫君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千秋万世,永远存在,这是祝愿孟尝君的话。后衍变为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呼。
(微游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