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人们对古人的哲理的认知、理解也变了。为表达自己做事的合理性,逐渐曲解老祖宗留下的一些东西,从而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但这句话是病句,前后句显然是矛盾的。
君子和大丈夫意思差不多。前面都说了君子要度量大,后面怎么一百八十度转弯,又说大丈夫要毒呢? 这不精神分裂吗? 其实,这就是误传的结果。
古代这句话叫“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其实原话是标准的并列关系,意思就是,量小你就不是君子,没度量你不是大丈夫,这样理解就合理了。
在历史上,曹操、刘邦的不计前嫌,是品格还是智慧?
一代道德模范称霸失败,他输在了哪儿?作为取胜法宝的度量,何时演变成了狠毒?
一个个至理名言被歪曲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规律?
为什么古代人会对度量这事儿这么重视呢?
后来人们又是怎么把“度”变成“毒”了呢?
度不丈夫是什么意思呢 --- 通俗的解释就是,我是大丈夫,我度最大,凡事我让你三分
有人说那不是吃亏了吗?
在古代社会,这可不定是吃亏。有很多历史事件证明,让别人三分,有时候反而占了大便宜。
周文王遇到没有礼貌的姜太公,让他三分,结果得到了贤臣。公子小白抓到仇人管仲,大度地放弃了报一箭之仇的机会,结果得到了霸业。
蔺相如,遇到找茬的廉颇将军,选择大度地忍让,结果得到了一个好朋友。最终他们不但没吃亏,还获得了实际的利益。
于是很多人发现了一个道理 --- 遇事让三分,表现得大度一一点, 这在外人看来是道德的选择,同样也是智慧的选择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汉高祖刘邦有关的一个小故事。 大家都知道,刘邦可不是什么体面人,经常是流氓作风。但是他在关键时刻,强忍着怨气大度了一回,结果还真能解决问题。
人们常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意思是说: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是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在我国的文化氛围中,往往会把众多的名人名言,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二准则。
几千年传下来,被误解的古语举不胜举
如果是只有手段毒辣技高一筹才能成就大事业,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断定那些首富们都不是什么好人了!显然不可以这么说。
“无毒不丈夫”在元代用例很多
单用的有如刘致《上高监司尧民歌》:“法则有准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说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你不辩贤愚,无毒不丈夫。”
而加上前一句就不一样了,它可不同于“量小非君子”。
元.马致远《汉宫秋》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元·关汉卿《望江亭》杂剧第二折:“便好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王枢密上云:‘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文中所说的是“恨小非君子”并非是“量小非君子”。切记原句: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意思是不恨人的不配作一个君子,心慈手软,不忍心的终究做不了大丈夫。
儒家认为,谦谦君子应该“温良恭俭让”,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反叛儒家道德准则的俗语,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思想文化基础的,元代平民社会中应是具有这种基础的,因此“无毒不丈夫”才得以生存并被广泛使用。
如此说来,理解当下社会广泛流传的“无毒不丈夫”,是不是也正在体现着当下社会的思想文化呢?值得深思!
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无毒不丈夫”之为日渐猖獗,是不是当下社会思想文化出了问题?才让我等苟延残喘的背负着淳朴善良寸步难行!
经久流传,“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讹变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在仁赫于90年代自己主编的《俗语典故精选》所见后者。初中生都应该看得明白,这句话的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但仔细揣摩会发现不妥,这种解释看似合情合理,其实严重违反了汉语对偶句的平仄规律
随着人们思想文化的变化,善意的将“毒”通过同音替换的方式被曲解为“度”,为了与“度”对偶,“恨”被换作“量”,“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就讹变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但是由于“无毒不丈夫”的生命力旺盛,成了行凶作恶的野心家、阴谋家的思想行为“理论根据”,以此作为他们下毒手的信条
不断地流传民间的这一俗语“度”始终没能将“毒”替换掉,就变成了流传至今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有肚量,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应该心狠手辣。严格的说,这是一句古今语的结合句。
同为人类,有人非要做畜生,就由着它们去吧!吾等仅能以只言片语相劝,无法束阻它们的身躯、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