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道德经》有言:“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很多事物,因为没有用,因此得以保全,反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活。
比方说,一株歪脖子树,长在不起眼的地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木材,因此得到了保留。无忧无虑地长大,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人到了退休的年纪,看过很多事,吃过很多亏,应该适时做一个无用的人了。
显然,不谈过往,不比钱财,不争朝夕,就是最好的活法。
02
不谈过往,淡泊名利。
《警世通言》里写了这样的故事:宋朝宰相王安石退出职场的时候,带着家眷,租了民用船,一路奔赴江宁。
他告诉随行的人,不要打扰地方官员,不要说自己的名号,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忍住。
船到钟离的时候,他和家丁下船步行。遇到一位老人,怒气冲冲地说:“那个王安石啊,白眼睛,有恶人相。”
王安石轻轻垂下眼皮,暗示家丁,不要管别人的闲事。
他一抬头,看到墙壁上有诗句,曰:“排尽旧臣居散地,尽为新法误苍生。”
人在职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总有一些同事,因为勾心斗角,一辈子都会记仇。
年迈的王安石,想起人生的过往,夜不能寐,不断用袖子去擦眼泪,但是他没有反驳任何人,也没有“仗势欺人”。
到了江宁之后,王安石一心做善事,屋子很简陋,也没有围墙,随时欢迎村民来串门。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如此评议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穿越了好几个朝代,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一个人的功过,自然会有人评议,成绩自然会亮出来。真的假的,都无法改变。
作为一朝宰相,都不能左右别人说什么,也不会炫耀什么,普通的我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退休了,是好事,如果你还以“局长、科长、主任”自居,就会闹笑话,反而会被人瞧不起。
让过去的过去,让将来的将来。这就是一边走一边扔的活法,久而久之,你会越来越轻松。
有道是,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功劳或者过失,都是压制人生的“帽子”,会让你喘不过气来。丢掉了,就彻底摆脱了。以后的生活里,你我都是平民。
03
不比钱财,够用就好。
过年的时候,我和亲戚在某酒店聚餐,大家聊得很开心。
小舅舅说:“我的退休金,一个月才一千三百多。真的没有搞懂,这是什么套路?”
忽然,四舅妈脸色变得阴沉,回了一句:“我在家种地,一个月五六百。我快七十岁了,这是什么套路?”
两句话,导致聚会的场面非常尴尬。
有道是,人比人,气死人。
你退休了,并不能说明全天下的老人都退休了。总有一些人,六七十岁的时候,还在地里干活,等着蔬果成熟了,才能过上几天好日子;若不是这样的话,只能等儿女们给赡养费。
你总是和别人比,还会发现,很多人的退休金比你高,并且他们的工龄比你短。这是什么缘故,三五几句话说不清。你要是深入研究,一准会很闹心。
另外,每个人的存款不一样多,房子也不会一样大。有人住在低矮的平房,有人住在高楼大厦,还有人在农村住小洋楼。
关于儿女的情况,你也说不清。几个老人在一起,比试谁的儿女收入高,多说几句,你就会“自惭形秽”。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
比钱多的人,都是不知足的人,也是心穷的人。如果把财富当成炫耀的资本,就会被人厌恶。
知足常乐。只要省吃俭用,我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只要内心富足,一点点退休金,也会够用。这才是真正“钱少福气多”。
04
不争朝夕,自然变老。
常常听一些老人说:“年纪大了,没有用了。”
这样一句话,如果是怨气冲天地说出来,就变成了抱怨;如果是心平气和地说出来,就是主动向岁月低头,把握了做人的分寸。
看过这样一段话:一碗茶,五分钟喝完是滋味,一口气喝完是无滋无味。
认真想一想,余生是什么?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里所言:“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退休之后,你的人生不是在辉煌的,而是平平淡淡地和家人相守,感悟团聚、分别、牵挂、老伴携手的滋味。如果你的脚步太匆忙了,那就等于直接奔赴到人生的终点,啥风景都没有看到。
同样是一段时光,有人马不停蹄,有人信步从容,有人浑浑噩噩。
不要担心生死,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你争来争去,争不过岁月。你不去争了,慢慢来,日出月升,月落日出,都会变得和蔼可亲。
使劲折腾身体,拼命养生,都是不可取的,按照年纪的变化,没烦没恼过下去,生活的质量反而会提升。
05
看过一个哲理故事。
春秋时,思想家老子去探望老师,希望得到一些道理。
老师张开嘴,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又问:“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舌头还在,牙齿不见了。
原来,柔软的,会一直保存,阳刚的,反而消失不见。这就是做人的真谛。
退休了,无用就是有用,千万别逞强、逞能。
为什么会有“退休”两个字?也就是告诉我们,凡事退一步,认真休息。
余生不长,愿你我彼此善待,温润阳光。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