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有”与“无”是一对反义词,这一点,就连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不过,这一对反义词虽然简单,可它却同时又是一次对宇宙起源问题的终极大讨论,那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究竟是起源于“有”,还是起源于“无”?
最早提出“有”与“无”这一哲学思考的,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而“有”与“无”也成为了道家学派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组概念。“有”,意为“实在”,“无”则指“虚幻”,《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论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除此之外,还有一句话,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就是“无,万物之始;有,万物之母”,总之,道家的结论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起源于“有”,而“有”,则是起源于“无”。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万事万物都起源于“有”,“有”起源于“无”,那么,“无”又起源于哪里呢?换句话说,“有”生于“无”,那么“无”又生于何处呢?
关于“无”生于何处,老子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不过,紧随老子之后的道家另一位标志性人物——庄子,却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庄子认为,“无”并不是宇宙的起点,如果无穷地追溯上去,“有”与“无”都是不可知的,人们也就无法断定终极的“有”与“无”。
其实,庄子不解释还好,越解释,就越是把这一问题引向更加玄妙莫测的地步,既然“有”与“无”都不可知,那么,宇宙起源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了。事实真的如此吗?难道我们在这个问题的面前,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不!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
打开《易经》,《易经》就是我们所换的一个思路。《易经》中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我们来看“太极生两仪”这一句,我们知道,所谓的两仪,就是“阴”和“阳”,而“太极”可生“阴”和“阳”,其实,“太极”本就是“阴”与“阳”的共同体,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果把这一思路用在“有”与“无”之上,那么我们似乎就可以这么认为:“有”与“无”其实是一个共同体,只不过道家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去称呼它,如果借用“太极”这个称谓,去称呼“有”与“无”的共同体,大概也算得上是合适的,如此一来,就会得到这么一个结论,即“有”中有“无”,“无”中有“有”。
最后,如果我们仍旧感到迷糊,那么我们不妨抛却以上的所有文字,只需记住这句话:万事万物生于“有”,“有”是“变化”;“有”生于“无”,“无”就是“有”!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