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捕鱼的原理是渔民地下泉水分成若干股,顺着挖好的小沟流入湖中, 用一木制水车将湖水车入沟中与泉水混合。并将鱼笼放在水流混合处,顺着水流流入鱼笼中,笼子一头大一头小,鱼从大口进,却无法从小口出鱼只能进不能出,成为了渔民的囊中之物。
每年的立春至立秋为鱼汛期,当地渔民按照其产卵时“来三去七”的规律,发明了独特的捕鱼方法“车水捕鱼”。
所谓“来三”,就是第一天“见鱼”,也叫“有鱼”人们为了第二天多捕鱼,会捕捉少量鱼儿作为“游子”放在洞中引诱其他鱼靠岸进洞。
第二天叫“扯正鱼”,渔民们早早地跑到洞口去抓鱼,直到天黑。
第三天称“扫尾鱼”,进入鱼洞的会逐渐减少,直到无鱼进洞。
等到第七天,鱼的数量又在此恢复,如此反复,成为了所谓的“去七”。
除此之外,水车捕鱼法还演变出了弯沟捕鱼法,渔民们会在湖岸沙滩上挖出一条长长的弯曲的“U”形沟,沟很浅,沟宽30至40厘米左右,两头连着湖。然后,在沟的一头驾起龙骨水车车起湖水,让湖水沿着弯沟从另一头流入湖中,抗浪鱼就会逆着水成群结队而上,游进弯沟里,等鱼儿铺满沟面时,停止车水,只管在干沟里捡鱼,收获甚多。
由于抗浪鱼价格高昂,野生抗浪鱼一度遭到渔民疯狂捕捞,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更是在1980年代逐渐绝迹,近年来随着人工培育,虽然可以在市场上见到但早已是奇货可居。
如今的澄江禄充,鱼洞还在,但是早已没有了渔民的踪影。
到此一游的游客也再也吃不到闻名遐迩的抗浪鱼,取而代之的是澄江常见的铜锅鱼和洋芋饭。
人少了,水清了,原来的鱼洞在积水的情况下,犹如一颗颗蓝宝石镶嵌在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