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许多人都想趁机尝上一口鲜,但是误食野生毒蘑菇的事也时有发生。近日,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的荣叔一家因食用野生毒蘑菇,出现中毒,差点丢了性命。据荣叔回忆,5月19日早上,其儿子从家附近的山上采来野生蘑菇,晚上炖成蘑菇汤,荣叔与妻子、儿子、儿媳、外甥一家五口一同食用蘑菇汤。晚饭过后并没有什么异常,到了晚上10点左右,荣叔一家五口就出现了恶心、上吐下泻、头晕乏力的症状。觉察到事情的严重性,荣叔一家立即到当地医院诊治。当地医院立即为他们一家进行紧急处理。所幸的是除荣叔外,其他家属野蘑菇吃得较少,中毒症状比较轻,没有出现脏器功能的损害,经一系列对症治疗后,其余人的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
但50多岁的荣叔食用分量过多,病情较重,在救治的过程中,一度出现血压、心率骤然降低,伴胸痛、气促,中途还出现肢体震颤及畏寒,危及生命。当地医院见情况危急,立即将荣叔转诊到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进一步治疗。经急诊科积极治疗后,其余人的很快恢复正常,不用住院治疗,当晚就康复回家了。荣叔则在完善检查后,拟“蘑菇中毒”收入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定期监测病情,并继续给予减轻毒性、护胃、护肾、大量输液、补充电解质、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3天住院治疗,荣叔情况稳定,目前已康复出院。医生提醒:请市民群众不要轻易采摘、购买、食用不知名的野生蘑菇,如果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觉等中毒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救治,以免加重病情。
每年这个时候
因采野蘑菇误食中毒的风险增大
在此提醒大家
千万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
什么是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我国约有400种左右有毒的蘑菇,每年因误食野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毒蘑菇中毒的死亡率排在食源性疾病暴发致病因子分类的首位。
(向下滑动查看)
大多数中毒者并非不知道毒蘑菇的存在而是在采食蘑菇时受到了所谓的辨别方法的误导↓↓↓错误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错误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不鲜艳的无毒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无科学依据的,部分色彩不艳丽、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比如:
有长相平平但有剧毒的
白毒伞,外表纯洁朴素,又叫致命鹅膏,一个约50克(1两)的白毒伞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
有颜色鲜艳彰显毒性的
有一些不善伪装的,如毒蝇鹅膏,艳丽的衣着就明显警示“我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