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介绍,2020年1至10月,我国冰箱的主营业务的收入增长为5.7%。海关总署统计,1至10月,中国冰箱累计出口5601万台,高于2019年全年冰箱出口量,同比增长28.3%。2020年3月起,中国冰箱出口数量和金额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冰箱企业订单“火爆”。
全球首个-180℃冰箱诞生
这几个月,专注于生产医用冰箱的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曲耀辉告诉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企业今年同样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第一季度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复工以后大概回来了不到30%的人员,一共100多人。”曲耀辉说,公司所有人员都要下车间,两条生产线才勉强维持运转。
中科美菱生产线上的医用冰箱 总台央广记者谭朕摄
今年四月份,为了提高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国务院发文要求三级综合医院需要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标准的临床检验实验室,具备独立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能力。曲耀辉说,他们生产的低温储存设备就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承接了多个省份疾控中心的订单后,中科美菱在九月份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产值。
曲耀辉:今年三季度结束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已经干完相当于2019年全年的活了。预计2020年的收入同比会增长60%以上,净利润可能会同比增长100%以上。
中科美菱车间生产线 总台央广记者王利摄
营收高速增长的背后是长达十多年的技术沉淀。零下18℃是大多数家用冰箱冷冻室的制冷温度。而储存药品、疫苗、生物制剂的医用冰箱往往需要更低的制冷温度。零下40℃、零下80℃、零下164℃……从2002年开始,中科美菱不断刷新自己的制冷极限。今年初,他们推出了世界上首款制冷能力达到零下180℃的超低温冰箱。
曲耀辉说,从零下164℃到零下180℃,这16℃,他们走了12年。
曲耀辉:我们在2008年时就已经做到了零下164℃,但零下180℃是今年年初才做到的,难度是很大的,需要慢工出细活。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在研发端和制造端的投入,也时刻准备着这个市场会有井喷式的爆发。
在实验室接受高温高湿检测的超低温医用冰箱 总台央广记者王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