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红薯的功效
红薯又称白薯、番薯、地瓜等,既是人人爱吃的绿色美食,又是强身健体和防病治病的食疗品。《本草纲目》称:“(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也就是说,红薯具有补中和血,健脾益胃,宽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脾虚气弱,大便秘结,少气乏力。
补气血,润肌肤
白皮和红皮的红薯,功效有所不同。白皮白心的红薯,能补肺生津,如《纲目拾遗》:“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皮肤粗糙、干燥的人,也可以常吃白皮白心的红薯。红皮红心的红薯,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作用可以跟大枣相提并论,且没有大枣那么容易生湿热。脸色苍白的女孩坚持长期吃这种红薯,可以改善面部气色。《纲目拾遗》:“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随息居饮食谱》:“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
红薯是健脾胃的,小孩脾胃娇嫩,正需要红薯来补。如果是身体健康的小孩,体内没有痰湿,可以经常吃些红薯。
滋脾脏,强肾阴
红薯是一种口味甘甜的食物,而中医认为黄色入脾,常吃黄色的番薯能够帮助我们滋养脾脏。紫色的番薯有补肾阴的作用,适合常腰酸神疲、头晕耳鸣、少寐健忘、口干咽痛、午后潮热等肾阴虚者。在我国和日本的一些长寿区和长寿村,调查研究发现,当地的人们把红薯作为主食,长年不断地食用。因此红薯又被誉为“健身长寿”食品。
通肠道,治便秘
对于容易便秘的朋友来说,食用红薯是一个方便有效的选择。红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既增加饱足感,又能促进肠胃蠕动,起通便作用;同时膳食纤维也能吸附肠道中的有害物质以便排出;红薯经过蒸煮后,部分淀粉发生变化,可增加食物纤维,能有效刺激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
此外,红薯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可以有效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进食后能够适当的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适量的食用红薯能够阻止脂肪和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又能分解体内的胆固醇。
近年来大家喜欢吃的红薯叶也有益于身体健康。清代《调疾饮食辩》记载:“(甘薯)苗、叶煮食甚佳,糁蒸尤美。”红薯叶具有健脾胃、益肺肾等功效,还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研究表明,红薯叶营养价值高,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食之有益健康。秋季的红薯叶青绿鲜嫩,采摘嫩叶嫩茎,清洗之后可做诸多美食。日常炒一碟,清香可口。
02 吃红薯的注意事项
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不宜多吃
根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虽然红薯对人体比较好,但是应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以免不利于消化。红薯粗纤维多,且有养阴作用,湿阻脾胃、大便溏烂、腹泻者不宜过多食用。且红薯含有一种氧化酶,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红薯吃得过多,会使人腹胀、呃逆、放屁。
反酸烧心者不宜多吃
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也提到“周酸多者亦不宜多食。多食令人反酸,素体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红薯的含糖含量较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烧心”。胃由于受到过量胃酸的刺激而收缩加强,胃酸即可倒流进食管,发生吐酸水。同时建议大家红薯一定要蒸熟煮透再吃,因为红薯中的淀粉颗粒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
红薯忌与柿子同吃
红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时间内同时食用,如果食量多的情况下,应该相隔五个小时以上。如果同时食用,红薯中的糖分在胃内发酵,会使胃酸分泌增多,和柿子中的鞣质、果胶反应发生沉淀凝聚,产生硬块,量多严重时可使肠胃出血或造成胃溃疡。
虽然红薯对人体比较好,但是应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此外,红薯虽然可以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疾病,但是单纯使用红薯治疗疾病效果甚微,患病后还需要遵医嘱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食疗方推荐
红薯生姜汤
材料:
红薯250克,生姜6片,冰糖适量。(2人份)
做法:
红薯洗净后去皮切块,生姜切片;以上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适量的冰糖后即可吃薯喝汤。
功效:
润肠通便。
适用人群:
大便不通者,常见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面色少华,口唇色淡,疲倦乏力者。
红薯有健脾养胃、润肠通便的作用。搭配温中散寒的生姜,还能起到益气润肠的作用,就像《纲目拾遗》里说的:“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这样一碗暖身甜汤,适合体质虚弱而大便不通的人食用。
食疗方推荐
薯叶粥
材料:
红薯叶100克,大米50克。(2人份)
做法:
将大米熬成粥后,勿关火,将洗净的红薯叶切碎入锅,放入少许食盐搅匀,再次煮开即可食用。
功效:
润肠通便。
适用人群:
大便不通者,常见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者。此粥滑爽溢香,常食可改善肠胃功能,缓解便秘。
保胃健康|秋燥咽痛又干咳,不妨试一试这个绿果子
保胃健康|秋日咽干燥咳少痰,试一试这碗润肺糖水
保胃健康|气血虚的人,一到秋天老得更快,用好这几样食材补气血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
黄穗平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180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广东省中医院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