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酷暑模式的开启,虽然清凉的着装,让很多人抢尽了眼球,但腹泻的*扰也苦恼了不少人。高温酷暑,为了降温,冰镇西瓜、冰激凌、冰棍儿……可是很多人的挚爱,但有时候吃着吃着肚子就不舒服了,腹泻那个难受呀!腹泻,真叫一个煎熬,怎么办?老中医自有妙招!
温清并用止泻汤为刘文峰教授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方,组成为干姜15g,肉桂15g,补骨脂20g,黄连10g,黄芩10g,大青叶15g,葛根40g,白芍30g,白术30g,广木香15g,乌梅20g,芡实20g,焦山楂20g,车前子(布包)20g,茯苓20g,甘草10g。此方在葛根芩连汤基础上加味而成。全方可分为五组药物:
一组为葛根、黄连、黄芩、甘草、大青叶。葛根解表退热、升阳止利,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利,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配大青叶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止泻。
二组为干姜、肉桂、补骨脂。其中干姜温中散寒,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补骨脂补肾壮阳、温脾止泻。三药共用,温补中下二焦,可温阳止泻。
三组为白芍、白术、广木香。其中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广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且白芍合肉桂为治泻利要药,白芍能土中泻木,合肉桂则有敛中寓散之意,使酸敛而不碍邪,此三药能柔肝健脾止泻。
四组为乌梅、芡实、焦山楂。乌梅涩肠止泻、生津止渴,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焦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三者共用,能涩肠止泻。
五组为车前子、茯苓。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茯苓利水消肿、健脾渗湿,二者并用,可利湿止泻。
综观全方,五组药物分别从清热燥湿止泻、温阳止泻、柔肝健脾止泻、利湿止泻、涩肠止泻五个方面着手,清热温补并用,通利涩肠共行,且助化食滞、行肝郁。全方寒热并用,标本同治,功能清热利湿、温阳止泻,可用于多种慢性腹泻的治疗。
●● ●
刘文峰教授认为,慢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有以下几个要点:
1.以脾为核心,兼调肝肾
慢性腹泻多以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而尤以脾胃功能失调为核心。脾失健运,则水谷不分。同时,脾之升清运化有赖于肝气调达,脾阳健运需肾阳温煦。故总以健脾为主,辅以抑肝、温肾之品,脾、肝、肾同调,治有侧重。
●● ●
2.疏理消导
前贤云:“暴泻属实,久泻属虚。”但因至虚之处,常是容邪之所,故久泻易出现虚中夹滞,或湿热未净,或气机壅滞,或入络留瘀。此时不宜仅予滋补,当加用行气疏导通利之品,以免闭门留寇。值得注意的是,久泻滑脱多损伤津液,对此不宜分利太过,故应加用涩肠生津之品。
●● ●
3.温清并用、升清降浊
慢性腹泻多寒热错杂,久泻脾肾阳气已伤,而湿热未净,或复感湿热之邪,抑或又酒食积热,故可加用清热利湿之品。总之,久泻多属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致使脾运无权,清浊相干,寒热错杂,故治疗当从清热、温阳、利湿、涩肠等多方面着手。
刘文峰教授指出,凡慢性腹泻者,多为虚中夹实、寒热错杂,均可以此方加减治疗,唯纯实热者不宜。主要加减方法为:湿热重者,重用黄连、黄芩;寒湿重者,重用干姜,并可入藿香、苍术;肝气郁滞,胸胁脘部胀满者,加柴胡、枳壳;食滞重者,可加用焦神曲、麦芽、槟榔;五更泻者,可加煨肉豆蔻、五味子;伴腹痛而泻者,可加防风、甘草;如虚坐努责不出,脾气下陷者,加柴胡、升麻、枳壳;热甚便脓血者,加白头翁、秦皮;大便不畅、里急后重者,加桔梗、枳壳、白蒺藜;伴有肠息肉者,可加僵蚕。
【本文选自《刘文峰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刘文峰、王德惠主编),来源于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编校发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