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儒家思想所看中的“礼乐文化”,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从社交待客,到婚嫁丧葬,处处都可见“礼”的影子。
儒学将生活中所需的礼仪,一共分为五种,即“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其中凶礼有个分支,名曰“丧礼”,即是在举办葬礼时,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如若不奉行此制度,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丧礼制度中,包含发誓,设灵,祭奠等几个流程,其中发簪这一环节,在措辞方面,要求极为严苛。
发息,即是指死者离世后,公开对外界发布死亡消息,譬如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皇帝在去世后,太监会宣旨皇帝驾崩。
驾崩,是针对皇帝离世的措辞,而太后皇后在离世后是不可以用驾崩来发挥的。
至于普通的百姓,他们与皇亲贵胄不是一个阶级的人,所以报告自然也是不相同的。
虽然现如今,我们对于这些丧礼制度并不像封建社会那般看重了,但毕竟受儒学“教育”多年,礼的影响依然在。
譬如一个社会名人在去世后,我们通常会用“享年”和“终年”来发讣告。
这两个词语虽然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即人去世时的年纪,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差别,用错了恐怕会贻笑大方。
那么“享年”和“终年”究竟有何区别呢?
对社会的贡献“终年”和“享年”的区别,总体来看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在于对社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