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背后,当有选择。
2003年,夏季。
当中考即将来临时,14岁的柳智宇在学校的花坛前肃然而立。
站在花坛前的他大声朗读着一篇课文,旁边不少同学回头观望,诧异着端视着这位奇特的少年。
旁边的同学看着这位沉迷读书的少年,将书从他手中一把抢过来。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大字:
---《庄子》。
中考结束后,柳智宇进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实验班。
他开始发表论文,开始代表学校参加竞赛,也渐渐开始作为一名高中生崭露头角,成为身边同学难以比肩的天之骄子。
一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的文章,柳智宇一举斩获了大奖,身边的诸位老师无不惊呆柳智宇超高的智慧。
他是那个时代逐浪的少年,更是无数普通学子心中羡慕的对象。
后来,柳智宇因为高超的数学天赋,进入了学校的竞赛集训队,开始了更加紧张的学习生涯。
他要日常学习高中功课,还要时刻参加集训。
一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让还在读高二的柳智宇代表中国队直接砍下了一枚金牌。
两年后,柳智宇前往俄罗斯参加第三十一届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成功摘得桂冠,成为冠军。
少年扬名,举校欢呼。
那一年,少年柳智宇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道:
“天地虽大,无一可载我之物;
众生虽广,无一可立我之人。”
那时候的他,可能已经感知到了成名后的孤独,或许也是一种独孤求败的孤独。
2006年,柳智宇因为在比赛中多次优异且亮眼的表现,成功赢得数学奥林匹克赛国家队的青睐。
比赛后,柳智宇接过数学奥林匹克赛国家队投来的橄榄枝,从三十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数学奥林匹克赛国家队。
这段时间,经常埋头攻读奥数题的柳智宇突然发现了怪相。
---「眼睛有点模糊」。
进入国家队的成员都要进行为期半个多月的集训,沈阳集训一度让柳智宇质疑竞赛的意义,是为了以后有人能够记住他的名字,还是为了学校的奥赛荣誉荣誉?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柳智宇顺利夺得金牌,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
两年后,他的师弟韦东奕又代表中国连续两年度砍下金牌,成为赛道王者,并且同样被保送到了北大数学系。
大学时光里,柳智宇在学业上仍旧优秀,值得一提的是,他也仍旧炽烈地喜爱着一直藏在他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柳智宇的兴趣从数学转向佛学。他不仅自己学习,他还开始向家人普及佛法,并隐约透露出想要出家的想法。但当时他的想法尚未坚定,并未强烈要求出家。柳智宇的父母和柳智宇互相为对方妥协。柳智宇父母不反对他信奉佛教,而柳智宇答应父母不跑去世俗人的生活。
柳智宇开始了一边学佛一边学习的生活。
从传统文化---道学---儒学---佛学的递进,似乎让他的生命里,多了一种复杂的意味。
至于这种复杂的意味到底代表着什么,那时的柳智宇可能自己也没有想明白,他只是想到了以后的生活。
爱情、工作、生活,这似乎是所有人都需要经历的人生节奏,不知道,以后漫长的余生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可不可以不走这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