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12月12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邓涛)都说玩物丧志,可有人玩鸟险些丧命!深圳一女子出国旅行回来竟然由120直接送到了医院,一度病情危重住进了ICU。原来,她患上了罕见的“鹦鹉热”,好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以下简称中大八院)准确判断,及时救治才逐渐稳定。
今年37岁的李女士本想趁着空闲到法国开启一段浪漫之旅,没想到旅途期间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症状,在国外就医吃药后不见缓解,还越来越严重,胸痛、呕吐不断,浑身没力气。8日晚上,她回到深圳,立即由120救护车送到了中大八院。
急诊接诊后发现患者呼吸衰竭,肺部CT检查更不容乐观:双下肺大片渗出高密度影,合并心包积液。抽血结果提示严重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流感抗原(A B)检测阴性。因流感发病高峰期,病情进展迅速,李女士很快被收入ICU(重症监护室)。
法国是著名的浪漫之都,广场上白鸽满天飞,喂鸽子成了一道风景,是不是鸽子惹的祸?李女士说,旅游期间并未接触、喂养鸽子,但症状确与人流感、禽流感很像,医生初步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浩介绍,入院后立即采集了李小姐的样本进行病原体监测,然而对于首先考虑的甲型、乙型流感抗原检测,2次皆为阴性,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轮状病毒、军团菌、立克次体等多种呼吸道常见病毒和细菌也均呈阴性。也就是说,这可能不是“常规病”!
中大八院副院长兼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彤教授查看患者后,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再次询问发现患者家中饲养了鹦鹉。王彤教授立即指示予纤支镜治疗行肺泡灌洗以进行高通量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病原体。12月11日晚基因检测结果果然与王彤教授推测相符:呼吸道分泌物内找到鹦鹉热病原体基因。找到“元凶”后,开展针对性药物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王彤教授介绍,“鹦鹉热”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并由鹦鹉等鸟类传播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这种鹦鹉热衣原体存在于鹦鹉、金丝雀等鸟类的羽毛与粪便中,人如果吸入这些鸟类的羽毛或粪便的尘埃,就容易发病。“鹦鹉热”的潜伏期一般为7至14天。感染了鹦鹉热后,患者会全身不适,疲惫无力,体温会高达39至40℃,伴有剧烈头痛、咽喉痛及全身肌痛、胸痛并有咳嗽等症状。由于鹦鹉热的症状和流感非常相像,因此早期临床很容易误诊。不过,这种疾病也非难治性疾病,目前没有充足依据可以人传染人,市民无须恐慌,服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王彤教授提醒,与养猫养狗一样,若养鸟方式不当,也会把鸟类的疾病带给人类,要格外小心。例如,在养鸽者中,有一部分人对鸽粪中的异型蛋白质或鸽羽毛粉尘过敏,引起外源性过敏及外源性肺炎,这种肺炎被称为“鸽子肺”。在鸽巢、鸽粪中还有一种隐性菌,这是一种能诱发隐球性脑膜炎的病原菌,对人危害很大。小鸟清理自身羽毛时,羽毛里藏着的粉尘、绒毛、尘螨、寄生虫等就会四处飞扬,诱发各种疾病,如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疾病、间质性肺炎等。
王彤教授提醒,家中养了小鸟的人士必须小心,一旦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经常感冒、咳嗽、低烧、胸闷、气促,又反复迁延不愈,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养鸟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向医生倾诉病史时,不要忘记陈述自己养鸟的情况。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