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的发现,让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博士和另外两个同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也是继DNA之后最伟大的发现之一,DNA解决了人类的遗传密码,端粒揭示着遗传密码是怎么工作的。伊丽莎白和艾丽莎共同合作了这本科普著作《端粒》,带我们进入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之中。
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是由简单重复、非编码的DNA序列组成,这些DNA序列是没有实际表达的遗传密码。但现在的研究却告诉我们,端粒是DNA的保护屏障。在细胞分裂时,DNA会不断复制,但端粒却会越来越短,当短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保护染色体了,细胞也就停止分裂、停止生长,开始进入老年期或者走向凋亡。当端粒磨损殆尽,细胞寿终正寝,生命也就停止了。
端粒的这种保护机制,形象的比喻就是鞋带的“带箍”,带箍磨损,鞋带也就散开,生命也就结束了。下面是人一生中端粒的大约长度。0岁时有10000对,35岁时7500对,而到65岁时就剩4800对了。从上面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到端粒与年龄的相关性。而更权威研究来自于凯瑟医疗机构,它们观察并统计了十万人唾液细胞端粒的长度,绘制曲线如下。而在这个曲线中75岁有着一个明显的拐点,也就是说统计学意义上端粒最短的年龄在75岁,而能活过75岁以上的老年人,端粒长度反而在上升,这不就从侧面证明了端粒越长寿命越长。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端粒越长越长寿,那想要长寿,就有了两个办法,要么不让自己DNA端粒变短,要么就是让自己DNA端粒重新生长、变长。
端粒重新生长并不是梦想,科学家们发现了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是促进端粒更新的重要因素。我们能保证体内端粒酶适当的活性,就能让我们细胞分裂时保证端粒可以自然修复,不至于损毁严重。也许,很多人建议人工合成端粒酶,重新促进端粒再次生产,那长生不老不也就可以实现了吗?在将来也许是可能的,但现在还有一些弊端无法解决。端粒酶同样会促进癌细胞的不断更新,而且正常细胞的更新速度,肯定没有癌细胞快,这样端粒酶也就不可能人为的引入身体,风险太不可控。
但我们自身合成的端粒酶是安全的,更何况我们在促进自身端粒酶合成的同时,也在减少端粒的损坏,这些内容,科学家有着大量的研究,也有结论的了。而这本书《端粒》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让我们在这些建议下更合理的保护和修复我们的端粒,让我们可以更健康、更长寿。
当我们了解这些保护端粒的具体细节时,也许会很奇怪的发现,这些不就是让我们接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吗?这些都是最新研究成果吗?减少压力、停止负面思考、锻炼身体、良好的睡眠、保存体型,吃健康的食品,这些不都是老生常谈吗?这些和影响长寿的端粒又有什么关系呢?仔细阅读作者们的大量研究,还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这些都能促进端粒酶的功效,也都能保护端粒的长度。
其实,我们的生命体本就是一个精密的仪器,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的生活方式,一定会在身体中表现出来,而这种改变不仅仅是我们看得到的,甚至是对于微观世界最根本的改变,改变着端粒的长度。
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端粒的生存吧,想要长寿,把好的生活方式培养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