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24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承办的第七届“医诺传芳”老年妇科疾病诊治策略学术交流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在北京举办,国内外老年妇科疾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了老年妇科疾病诊疗新进展和难点问题。
出席专题讲座的专家们,针对一些公众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了澄清——
误区一: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会致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指出,相伴女人一生的雌激素,主要是由卵巢分泌而成。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雌二醇)在卵泡期:20~100pg/ml,排卵期:300~500pg/ml,黄体期:100~300pg/ml;*后,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孕早期:1000~5000pg/ml,孕中期:5000~15000pg/ml,孕晚期:10000~40000pg/ml;绝经后则明显降低,仅为10~20pg/ml,无法维持女性正常的生理需求。
把这些数字一对比就会看出,如果在绝经前后开始适量补充雌激素,即体内激素水平不超过100 pg/ml,只会有较低的风险,却带来较大的益处。
误区二:
宫颈癌专挑中青年女性,绝经前后或性生活减少了,就不会得宫颈癌了。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常务副院长高国兰表示,大部分妇科肿瘤高发于中老年妇女,宫颈癌也不例外。我国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4.7岁,年龄偏大,只是目前有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是HPV病毒。国内外多项大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型HPV感染率在50岁以上绝经妇女人群中超过15%,而且多为高危型感染。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绝经了,就可以对HPV病毒置之不理。
误区三:
我们老年人几乎都患有一两种慢性病,谈健康就是奢望。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刘晓红介绍,衰老和疾病有同样的病生理机制。65岁以上老年人,70%有一种单病,50%有三种以上慢性病;进入40岁的女性,每10年肌肉含量下降6%,80岁时下降40%。随着人本医疗理念的深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我们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标,而是针对他们的健康状态,以维护功能为目标。睡眠、行走运动、平衡能力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是衡量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只要老年人功能状态稳定,身体与环境匹配,就可以称得上是健康老人。
误区四:
人一上年纪就吃不动了,生病住院更要吃得清淡点,有助于消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主任医师石汉平说:“作为一位长期从事肿瘤营养康复的医生,我诚恳地奉劝各位有上述认识的朋友,尽快转变这种思想,重视营养,才能康复得更快更好。” 营养不是支持,不是补充,更不是帮手,而是治疗,而且是一线治疗,是临床治疗学中不可替代的核心组成成分。营养治疗具有改善身体、心理、社会角色、灵性及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营养做得好,不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结局,延长老年人的寿命,还可以节约医疗费用。
误区五:
老年人辛苦一辈子了,就该被孝敬和尊重,不需要感恩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娟教授将感恩列为中老年人积极心理建设七个要点之一,认为“感恩是对生活的欣赏和感谢”,感恩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美好生活的体会,减少社会比较,有助于应对压力,对抗消极情绪,帮助建立社会关系,防止对“美好”的适应。老年人也应该培养感恩的习惯——记住: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份贵重的礼物,我们有能力将每一天变成一件杰作;抓住:及时捕捉你抱怨的情绪和行为,思想当下或生活中仍然值得感激的地方;写下:每天令你感激的事情,即使是最轻微的想法和经历;表达:向家人、朋友、同事表达你的感激,明确告诉他们,他们为你做了什么,你的感受如何。
如果经常注意并分析生活中的好事情,可以提高记住好事的能力,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不把生活中的美好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老年人同样也要培养一颗感恩之心。
文:本刊记者 吴卫红
编辑:梁婧
审核:余运西
邮发代号:2-234
订阅电话: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