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撒贝宁主持的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中,一位观众的提问引起不少人关注。他向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描述了自己的状态和疑问:不知道分清五谷有什么意义?
樊志民馆长开玩笑说:有一个办法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五谷的意义,今天中午别吃饭,到下午还说感觉不到意义的时候,晚上继续别吃饭,到明天早上再问问自己有没有感觉到意义。
玩笑过后,樊馆长继续道:“我们可以不知农,不事农,但是所有的人不要轻农。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我们每年的一号文件永远是和农业有关的,这样一个理念,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理念,叫农为政首。”这一回答引发无数观众共鸣并冲上热搜。
现代日常生活中,和这位观众一样分不清五谷,也不明白分清了又有什么意义的人其实有很多,樊馆长表示,“从事农业研究以外的人,得有九成都搞不清”。
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太习以为常了。当一样东西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时,我们通常是浑然不觉,就像阳光、空气、土地,五谷也是这样的存在。
就拿一碗面来说,我们吃进肚子里的时候,很难想象小麦这种作物,5000多年前从遥远的西亚进入中国新疆,3500多年前再从新疆进入中国内地,经历了数代人的传递,才有了我们眼前的这碗面。
意义都是从了解开始。一碗面的意义、五谷的意义、农业的意义、甚至中华文明的意义,其实都可以从分清五谷开始。
主粮五谷
五谷是个广义概念,在古代特别指下面五种粮食作物:黍(shǔ)、稷(jì)、菽(shū)、麦、稻。黍、稷、菽这些字看起来陌生,其实离我们很近。
黍即黄米,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的先民逐渐走出渔猎生活,在黄河流域附近定居,开始了这种农作物的种植。时空跨越了一万年后的今天,它在张家口以北地区仍是人们的主粮之一。
稷指小米。我们熟悉的唐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的粟就是稷、小米,在中国第一部农书——北魏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小米的种类多达86种,是当时绝对意义上的主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