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在KTV包房,你的朋友唱的特别High,而你们的耳朵却备受煎熬!又或许,你是音乐老师,发现有些孩子你无论怎么教,他总是分辨不出音高!或许,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个词“音乐细胞”。
殊不知,真正的五音不全者少之又少,跑调其实是一种病。正如语言障碍被称为“失语症”,有些人对音乐的感知也会存在障碍,医学上称之为“失歌症”。
“失歌症”有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假性的。因此,假如你唱歌跑调,可能是大脑的“锅”。那为什么跑调的人自己意识不到?
失歌症(Amusia),俗称音盲或音痴(Tone deafness),是一种神经功能缺陷所致音乐能力不足的特殊听觉失认症,在人群中广泛分布,约占总人群的4.2%。
这种听觉失认症的核心表现是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的缺陷,尤其是显著的音调识别不能与表达缺陷(如唱歌跑调并难以自知,学习各种音乐技能困难等)。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失歌症的音乐能力缺陷可能与其情绪信息加工障碍有关,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失歌症听觉通道的情绪信息加工,如音乐情绪加工和语音情绪加工等。
“失歌症”只影响患者的音乐认识,对听力、智力等都没有影响。对“失歌症”患者脑扫描后发现,他们大脑的一个区域的脑白质与普通人有细微不同,这个区域与辨别音高和记忆旋律有关。而至于导致“失歌症”的相关基因,目前正在研究中。
大部分五音不全的人只是由于未接受正统的音律训练,乐感较差而已。他们对音节、节拍的高低不太敏感。这其中的很大部分的人是可以通过发音训练得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