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燕 时拾史事 前天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搬运
周六老照片系列/宋燕(文)
“工农兵大学生”又称“工农兵学员”,是一个极具时代特点的名词,是现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持续了仅仅6年,却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之后几十年,而且至今仍在影响着。
6年里几十万名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因为“出身清白”、“政治过硬”走进了大学校园,他们是这6年中唯一有机会进入大学的人。
工农兵大学生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教育工作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满,多次说:“历来的状元都没有很出色的”,“凡是当了进士、翰林,都是不成书不能读的太多了。读多了就会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修正主义”(《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1964年2月13日)。“书可以读一点,但是读多了害人,的确害人”(:《接见苏班德里约时的讲话》,1965年1月27日)。
1968年7月27日,*在接见北京红卫兵五大领袖时又表达了相同的意见:“真正的大学是工厂、农村”,“知识分子最不文明了,我看老粗最文明”。“社会是个最大的大学嘛,整个社会是个最大的大学”。
196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提出“关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来源问题:“他们认为除了继续从工人队伍中提拔技术人员外,应该由基层选拔政治思想好的,具有两三年或四五年劳实践的初、高中毕业生进入大专院校学习。”“挑选这样的青年进入大专院校的好处是:第一,他们政治思想基础比较好。第二,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有生产劳动的经验。第三,一个初中、高中毕业生,经过几年劳动,大约在二十岁左右,再经过几年学习,二十三四岁就能独立工作,而目前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一般要经过二三年实践,才逐步能独立工作,因此选拔有实践经验的知识青年到大学培养,这是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的。”
*在这篇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个批示随即被称为“七二一指示”。
上海机床厂的经验和*的指示发表后,立即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7月下旬至8月,各种报刊纷纷在头版以大号字体和通栏标题发表文章和报道,表示拥护和响应。1968年9月,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这所大学的学员由车间推荐,厂革委会批准招收本厂52名工人入学,学员平均年龄29岁,文化程度从小学到相当于高中不等,学制为2年(后延长10个月)。课程设置为*思想、劳动、军体及专业课等。专业课结合本厂的典型产品或科研课题组织课程,自编教材,自选教师,按生产顺序分阶段进行教学。学员全脱产学习,但参加工厂的政治运动,定期回车间劳动,毕业后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经验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大、中型企业纷纷办起了自己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