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室
前言
一直想成为头条音乐领域的创作者,但尝试了近30天,回答了各种关于音乐、乐器的问题(每条都是原创),依旧未果(真心不知道,优质回答怎么计算),快要到期了,估计没戏。
为了显摆一下,从业十一年的经验与专业性,于是将一些关于乐器、音乐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整理成系列,逐一发表,以供大家参考、交流,如有妄言之处,还望指正。
而前期,我将从古筝方面的问题入手,编写一些即便是学古筝的朋友(非专业),也不太了解的方面。毕竟,本人音乐教育从业十一年,从古筝培训起家,接触过大品牌厂商的产品,也实地探访与采访(曾供职于新华社某分社,记者从业五年)过厂家、各类匠人,也算是有些经验。现将心得总结与此,与各位分享一二。
古筝面板与筝码
你的筝,是折板筝还是挖筝?
我这里所要说的形制,是制作工艺上的。国内的古筝大体是二十一弦,面板为弧面,底部(底板)不同的厂家处理不太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平面与弧面两种。因为头条限制品牌的提及,所以我们这里不展开说,感兴趣的可以点赞、私信我。
面板的好坏基本上决定了古筝音质的好坏,所以对于古筝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而面板为整块的桐木制成,但会因为制作工艺上的差别,笼统的分为折板筝、挖筝。而在折板筝里,本人还见过两种,一种是整薄板,通过模型器具将平板弯折成弧形,另一种是多块小板,先按照弧度拼接,然后拼接粘合后,再进行打磨,形成整体与弧度。(这里继续省略品牌,想进一步了解的人可以继续私信我,或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本人与挖筝合影(有些呆萌)
挖筝,顾名思义,是用整块稍厚(至少要比折板筝的面板厚)的板子,挖成我们平时看到的面板的弧形。而这样的工艺,类似于古琴的制法,但也有所不同。据我了解,该工艺盛行于我国的汉唐时期。后在近现代“消失”了一段时间,或者并未大范围使用。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国内市场上大多流行的是折板筝的原因。从经济效益上来说,折板筝也是相对经济的一种做法,对于普及有很大的帮助。后面我会提及,这些工艺对音色与音质的影响。
挖筝工艺唐代流入日本、韩国等地,形成了先在日本筝(十三弦、二十一弦)、伽倻琴(十三弦、二十一弦)。而目前挖筝工艺传承发展的比较好的是日本(我只是实话实说),比如这几年比较流行的上百万的筝,就是日本制(此处依旧省略品牌)。这几年,台湾省部分厂商也在恢复挖筝的制作,而国内的NO.1(你们懂的)也推出了挖筝产品。
而后期,我个人认为,挖筝会渐渐流行起来。因为传承性、稳定性,以及音质会更加的好(此处我会在后面展开说明我对于面板工艺的理解,但仅为本人个人观点)。
而挖筝也分为全挖(面板加侧板整挖)和半挖(光挖面板)两种。两种做法,也各有好处与缺点。而从市场份额来看,目前还是折板筝占据主要的市场,目前某宝以及实体琴行大多数销售的都是折板筝。如果你还是无法分辨,可以留言。
学古筝的你,除了得知道古筝的基本指法、弹奏技巧,也应该了解一下自己古筝的形制、木质分辨以及与它相关的内在文化与知识,这才是我们真正学习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初衷。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后期我们也会不定期更新。如果喜欢请点赞,并留言告诉我,以资鼓励。这样也帮助我克服惰性,多和大家说说。我们还有个抖音账号:乐吾俺弹(古筝类垂直自媒体,目前主要以演奏为主,后期我也会考虑将这些文章的内容,拍成视频并结合实物进行讲解,但这也需要你们的留言和点赞。哈哈,感觉就是来要求点赞的。)
以上所有文字与图片完全原创,请勿随意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以此鼓励。如随意转载、盗用,本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