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如果你错过了大一,你可能就错过了大学”,很多人不能理解这句话,其实大一奠定了你整个大学生活的基调,在我看来大一生活对整个大学生涯有这些影响:评奖评优的机会,很多学生刚刚经历完高考进入大一就觉得到了大学就不用学习,因此十分地放纵自己,殊不知大一的成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大学每年都会有评奖评优,这些评选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可以挂科。
而有些在大一不好好学习而导致挂科的学生可能很多的评奖评优都与你无缘了。并且并不是说不挂科就可以,评奖评优方面往往成绩越好越容易获得奖项,很多的评奖评优都是根据成绩来评定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大学里自己支配的时间要比高中多很多,那么如何正确的支配时间是大学生所要注意的。大一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因为高中学习的习惯和头脑运转速度都还在,大一更容易学到好的东西。
并且,大一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决定了你大学四年的整体学习习惯,如果大一学习认真那么通常大学四年都会比较认真,如果大一比较堕落那么就会容易养成较为颓废的生活习惯。个人形象的树立,在大一,老师、同学都是刚刚接触,彼此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高,因此大一是树立自己形象的时刻。在大一勤奋踏实、成绩良好的同学在老师心中的形象会非常好从而在大学四年里都会受到老师的青睐和喜爱。
同样的在同学心中也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形象,从而吸引较为优秀的人成为朋友。而在大一比较堕落的学生,老师会形成“这个学生非常堕落”的刻板印象从而使自己的形象受损。大一是整个大学的开端,很多人都说大学其实比高中还要累,因为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当你停下来时,别人也依旧在努力。所以不管是大一还是之后的三年大学,都应该保持一个努力上进的心,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
大一怎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呢?首先是养成自修的习惯,每个礼拜当周的重要课程上完了之后及时做题和复习,并且做拓展性的学习。大学老师和高中老师很大的不同,大学老师上课只会上重点,然后给一堆参考书和文献。所以要有大量自修的时间,做到每周清,不然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再临急抱佛脚,能把教材和课后作业复习完就不错了,分数高不了。
其次是要平衡好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比例,很多同学大一的成绩不理想,除了打游戏看小说追剧之外,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大一的学生活动占用课外时间太多了。所以大一参加一两个学生组织社团就可以了,投入时间太多,影响成绩得不偿失。
第三是要重视选修课和公共课等看起来“没什么用”的课程的成绩。这些课对今后的深入学习的确可能是帮助不大的,但是如果这些课不重视,期末只拿到六七十分,拉低整体绩点,自己在主课上的投入被消耗掉了。选修课和公共课想获得比较好的成绩,首先是不能缺课,要是点名被点到几次不来,平时成绩会很难看。其次是课堂表现好一点,不要玩手机,不要看其他书,至少做到假装很认真的样子,老师在讲台上都看得见的。
争取比较好的,平时印象分,考试前认真复习好老师画的重点,至少成绩不会太差。现在本科生继续升学读研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是985211的同学,大一时候首先的目标是争取保研,而不是考。就读的学校保研的比例很低甚至没有保研名额的,有考研打算的话,要把数学和英语等基础课学扎实,将来考研复习方便。
无论什么学校层次,有出国留学目标的,绩点都是最最最重要的条件。现在用人单位招聘,对国外学校的排名有要求,基本上QS前100相当于国内211的标准。要进QS前100名,985大学的基点最低门槛是3.0,211的门槛是3.2,普通大学的门槛是3.5。所以大一不能颓,重视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
总结语:大一的学习的确重要,但不仅限于成绩,最重要的恐怕是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大一做为四年大学生活的开始,学校用早跑操、早自习、晚自习来帮助新生适应自觉、自律的大学生活。但很多学生对学校的这些管理措施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能躲就躲,能逃就逃,放纵心理一旦占了上风,学习也就成了平时抄作业,考试前突击复习,然后60分万岁的消极循环模式。
到了大二,学校不再硬性规定早晚自习,翘课、晚上熬夜打游戏,白天上课睡觉现象增多,很多学生的成绩出现大幅度滑坡,挂科甚至重修,一天天浑浑噩噩的过着,大二是“消极迷茫症”最容易“发病”的一年。大一“新鲜”,大二“迷茫”,大三“焦虑”,是部分大学生的“消极三部曲”,原因也简单,没目标没规划,贪图享乐,缺少危机意识,要知道“懒癌”一旦发作,离自律就会越来越远,“装睡”的时间越久,觉醒的难度越大。
等大四上半期,目标明确的学生各有各的出路,履历苍白的学生这时才慌神了,原来“毕业离校”这个曾经觉着特别遥远的日子竟然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来了,此时再感慨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四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大一的开启模式直接影响着后面两年的生命质量,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大一是大学生活最关键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