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儒风君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生活中,我们常用“俗话说”来佐证观点,引领方向。
但并非所有的俗话,都是金口良言,有些话,反而细思极恐。
下面的这10句“俗话说”,就无人不知,害人不浅,看完你就明白了!
1
一个巴掌拍不响。
意思是,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
所以在事情发生后,往往是各打五十大板。
比如有学校规定:只要打架斗殴,核实后双方都要被处分。
这就是典型受到“一个巴掌拍不响”大俗话影响的狭隘观念。
表面上,主张一碗水端平,看起来非常公平公正。
可事实上,是和稀泥,是对受害者的漠视和伤害。
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就是保护施害者,向恶势力妥协。
2
我走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这句话,通常是长辈对晚辈“不听话”的告诫。
披着经验主义的外衣,带着一种好为人师的傲慢。
用年龄去简单判断问题对错,并对你提出种种要求。
但很显然,年龄并不等于正确,经验也不等于价值。
对于真心想让你少走弯路的劝诫,值得借鉴和学习。
对于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指点和建议,那不听也罢。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老一辈经验最好的态度。
3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这句俗话的核心思想,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说得好听点,是劝自己少管闲事,不要好心办坏事。
但其实就是自私自利、明哲保身和责任心缺失的表现。
近年来常有报道:老人晕倒无人扶、女孩被抢无人助。
在“各扫门前雪”前,“乐于助人”和“见义勇为”正在沦落。
这世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唯有互帮互助,方能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4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这句话,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庸俗话。
发扬谦让风格,将情感交流凌驾于比赛输赢之上。
可比赛如果不重输赢,不争第一,就会沦为形式主义的工具。
参赛者有所顾忌,无法百分百发挥实力,尽情对抗。
比赛流于表面,观众也难以尽兴,感受不到激情和悬念。
无论对手是谁,用最高水平比赛,才是对友谊真正的维护和尊重。
5
天下乌鸦一般黑。
这是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的真实写照。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犯这种以偏概全的错误:
某男明星出轨,就说:“哪有猫儿不偷腥,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女司机开车出事,就说:“女司机就是不靠谱,技术不行。”
实际上,洁身自好的男生有很多,技术高超的女司机更不少。
天下乌鸦一般黑,是刻板印象形成后的妄下结论,有失偏颇。
6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本是一句自省的俗话,提醒自己别犯错误。
但却通常被滥用在强词夺理的语境中,就像:
孩子完成作业后玩耍,你劈头盖脸骂他不好好学习。
等发现自己冤枉人后,又来一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没有事实和是非对错为基础,这句话就是在逃避责任,胡搅蛮缠。
7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中国人,总是将老乡当成友谊的绿色通行证。
但老乡,其实就是在同个地方生活过的陌生人。
在异乡见老乡,也千万不要轻易托付信任和依赖。
这样的人,用得上你,就打老乡的感情牌,两眼泪汪汪。
坑你的时候,眼睛都不会眨一下,还会给你背后来一枪。
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知根知底的老乡,一定要倍加警惕。
8
树挪死,人挪活。
很多人喜欢频繁跳槽,于是将这句话奉为圭臬。
在岗位上稍不顺心,就自己劝自己换个工作和环境。
但树挪未必死,人挪也不一定能风生水起。
尤其是在不稳定的大环境里,一动不如一静。
与其总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工作,不如脚踏实地,深耕自己,真正做出一番事业。
9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苍蝇叮蛋,不怪苍蝇,反怪鸡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
比如,如果家里遭窃,不怪小偷,却怪受害者安保措施不严密。
夏天女生穿的清凉,有男生偷窥拍照,不怪偷窥者,却怪女生穿太少。
这些无不是为犯错者开脱、为受罪者加压的错误认知。
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是一个人最该有的道德素养。
10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机会面前,从来不可能人人平等。
就像学历,985毕业和大专毕业的机会平等吗?
再说年龄,50岁以下和50岁以下的人机会平等吗?
还有背景,市长的儿子和普通农民的儿子机会平等吗?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成功者的谎言,是失败者的慰藉。
唯有正视现实,努力上进,我们寻求的平等,才会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