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人对一些的东西的不同叫法,就能够知道这个人所处的年龄段。因为随着语言的交融,方言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而年纪大的人因为形成了习惯,出口便是老名称老俗语。比如“金鱼”,老临海人都称其为“火鱼”。
金鱼
原本以为这“火鱼”的叫法只是临海一地的方言,其实在吴方言区很多地方都是称作“火鱼”的。下面的一段资料,说明“火鱼”的名称由来已久:
明时喂养金鱼已非常普遍,郎瑛《七修类藁》记载,当时南北二京的官吏有不少养金鱼的,最常见的是一种红如血色的“火鱼”。至明嘉靖时期,1548年在杭州“生有一种金鲫鱼,名曰火鱼,以色至赤故也。人无有不好,家无有不蓄。竞色射利,交相争尚,多者十余缸,至壬子(1552年)极矣”。火鱼出现后,金鱼完全盆养。
锦鲤
金鱼(goldfish),硬骨鱼纲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inae)鲫属(Carassius)。是野生红鲫在长期人工饲养及选育下家化而成的观赏鱼。
野生鲫鱼成为今天美丽多彩的金鱼,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唐朝至德年间,因为受佛教戒*生的影响,“放生”的风俗极为盛行。宋朝就有了放生红、黄色野生鲫鱼的记载。这些鱼所需要的生活条件都是由人工进行控制,称为完全家化时期。公元1163年(绍兴三十二年),南宋皇帝赵构在杭州德寿宫内大造金鱼池,一些士大夫竞相仿效,养金鱼成为一时风尚。当时还出现了专门从事“鱼活儿”的养金鱼技工,他们用水蚤喂养金鱼,熟悉繁殖金鱼的方法,还出售金鱼。吴自牧《梦粱录》记载:“金鱼……今钱塘门外多畜养之,入城货卖,名鱼活儿。”专门从事养鱼的人,掌握了繁殖和饲养成金鱼的技术,并注意选择保留各种奇形怪状、色彩艳丽的变异类型,开始出现了金黄、银白、黑白花纹等许多新的类型,和野生鲫鱼没有较大的区别。到了清朝光年间,由于人们对金鱼遗传性的了解和饲养技术的提高,已经开始利用亲代金鱼的特点,有意识地进行人工配鱼,因此,在1846-1925年间,创造出了一些人们喜爱的金鱼新品种,如墨龙睛、狮子头、望天眼、鹅头、绒球鱼、蓝鱼、水泡眼、紫鱼、翻腮、珍珠鳞等十多个品种,大部分品种和现代金鱼基本相同。
金鱼
金鱼形态各异、色彩缤纷、品种繁多,世界各国都有饲养,但以中国和日本最为普遍。中国金鱼的品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许多是特有的名贵品种,每年大量出口。金鱼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实验材料;国际上测定各种药物对鱼类的毒性指标常以金鱼为试验对象。由于金鱼喜吞食孑孓,在公园、宾馆、庭院的喷水池、人工小河和小湖中放养金鱼,还可以控制蚊子孳生,保持水质清新。因此,饲养金鱼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有一定的科学、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