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应该达成的学业质量标准,学生知晓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发自我效能感,激励他们全程专注于学习。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所约翰·哈蒂主任和他的研究团队,历经15年对4万多篇研究报告综合分析,认为学习目标与学业成绩的效应量达0.56。学习目标如此重要,如何精准制定学习目标呢?
1. 反复研读精准把握课程标准,结合文本确定“教什么 ?怎样教?”学习目标A和B都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5-6年级的“学段目标与内容”。“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探讨中,敢于提出看法。”等。要制定难易适度的学习目标,不能高于或低于课程标准。
2. 吃透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精准把握“教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教考一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评价”明确规定“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古诗文中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有所了解,能够理解课文意思即可,教师不宜过多讲解,更不宜要求学生记住这些语法知识,否则就是超标准教学,就是加重学业负担,就是教考分离。
3. 研读教师用书和教材,尽可能充分地学习关于教学内容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知晓该课在教材和单元中的地位作用,真正透彻理解编者编写教材的意图,反复研读吃透教材,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不宜简单的教教材。
4. 精准把握准学情。学生是学习目标的主体,要精准分析学生先学情况、学生心理特点和最近发展区,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站在学生角度思考,以学生的思维设计学习目标,以学生口吻描述学习目标,例如学习目标B使用“我------”,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5. 关键是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情制定学习目标,精准确定“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让学习目标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目标内容难易精准适度,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成。学习目标过大难以达成,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不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6. 好的学习目标要精准确定重点难点,考虑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难以理解?哪些容易出错?例如五年级《珍珠鸟》学生通过预习就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所以这不是重点和难点。这篇课文最需要教的不是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珍珠鸟从害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作者是如何把这个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答案就隐藏在课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如何抓住时间顺序、距离远近和动作变化这三点来写这个过程的。
7. 参考课后练习设计学习目标。教材都是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上的课后练习无不体现课程标准,体现编者意图,体现文本重点难点,参考课后练习制定学习目标不失为一种较简洁的办法。我们要重视和研究课后练习,探究其中蕴含的深层次信息,准确把握精准制定学习目标。
8.学习目标 内容要体现三维目标。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关于词语的学习目标,两位教师制定的目标意思大致相同,但精准度相差甚远。学习目标C: “我能理解‘得意、伤心、满意’的意思。”二年级小学生怎样才能理解这3个抽象词语的意思?可以这样制定:“我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例,说出‘得意、伤心、满意’的意思,我能举例说出到3个词语表达的情感。”学习目标D不但体现了知识技能目标(说出“得意、伤心、满意”的意思),而且体现了情感目标(说出3个词语表达的情感),还体现了过程方法目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例)。“怎么学?”是过程方法目标,也是学法指导,例如《落花生》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是“自己学会------”“参与交流讨论------”“通过------。”
9. 学习目标描述要准确、清晰、具体,不提笼统含糊要求,要易于学生理解,能够启发学生去达成目标。例如学习目标B行为动词使用清晰具体准确,没有使用“理解、能够、知道、懂得、领悟”等含糊词语,而是精准使用“写出、找出、说出”等清晰具体的行为动词,这样易于学生理解操作,便于检测评价达成情况。
10. 学习目标表述要易于学生理解,不宜照搬《教师用书》上教学目标的描述,那是针对教师说的,有些词语学生理解不透,不利于学生达成目标。
11. 学习目标要遵循从“学段目标”到“单元目标”再到“课时目标”的设计路径,然后把课时目标放到单元和学段目标中思考斟酌,确保学习目标有效、精准、清晰、具体。
首先有精准的学习目标,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如果做到课前先学根据目标,课堂教学紧扣目标,课后复习巩固目标,咱们的课堂质量就会明显提高。
(后续会有课堂教学方面系列文章,敬请您批评指正。)
说明: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