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描述水的种种变化、状态和与人类的关系,让读者去猜,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围绕“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讲水变成汽、云、雨、冰雹、雪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过程;第三自然段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第四自然段讲水为人类做的好事与坏事;第五自然段用疑问句的形式与课题照应,激励读者找到答案。
一、预习
1.朗读课文三遍,家长在题目处写上“已阅读三遍”,并签字。
2.标自然段或者小节(不得标得过大)
3.在文中画出识字词语,红笔圈画出会写字。
4.会写字依旧要求查出字的音序,音节,部首和除去部首有多少画,并将会写字组词写在旁边。
预习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晒、极”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10个字,会写“天空、傍晚”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三、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四、要掌握的字词(学会自主归类识字、写字)
1.会写字:
十个生字,首先要准确认读,其次要对生字的偏旁、结构掌握,最后,要按正确的笔顺顺序,整洁、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有七个,可以整体观察书写,左窄右宽,再观察每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需要强调的是:
“片”的正确笔顺顺序是:撇、竖、横、横折,孩子们第二笔容易出错,要结合笔顺规则:从上到下,进行记忆,就能识记更牢固。
“极”的笔顺顺序是:横,竖,撇,点,撇,横折折撇,捺,右半部分“及”的第一笔是撇,然后是横折折撇,最后是捺。
“傍”:右半部分“旁”字,最后“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
“海”的笔顺顺序是:点、点、提、撇、横、竖折、横折钩、点、横、点。容易出错的就是最后三笔,依照从上到下的规则,要先写“点”,再写“横”。
2.会认字:
“冲毁”、“傍”不好记,容易读错。“越”字和“屋”字会读,但拼音易写错。怎么可以帮助孩子拼音少出错或不出错呢?
在预习时,可以在读生字或课文的时候,把以前会读错、写错的拼音,圈出来,重点多练读几遍,以增加记忆,出错几率也会降低。
3.多音字
“没”两个读音:méi和mò
读“méi”的时候,意思是跟“有”相对的,无的意思。比如:没有、没事、没用。
读“mò”的时候,是水或沙土等漫过、盖过某物的意思,比如:淹没、沉没、神出鬼没。
4.反义词
好——坏 温和——暴躁
五、词语积累
这四组动宾短语,要进行拓展,类似的还有:灌溉果园、灌溉草场、发动群众、发动战争、淹没农田、淹没房屋、淹没城市、冲毁铁路、冲毁桥梁。
六、句子解析
1.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云的不同色彩。“白衣服”指白云,“黑衣服”指乌云,“红袍”指朝霞和晚霞。
2.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三个动词“落”、“打”、“飘”,使用非常精准而严谨。除了感受用词精妙,还要会运用,也就是要会造句。比如:微风阵阵,一朵花瓣吹落到我的窗前。
3.“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雨”、“冰雹”、“雪”变回“水”汇入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由于水量、流速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状态:睡觉、散步、唱歌、跳舞……太阳一晒,再变成“汽”,循环不止,“水”就是这样在不同的条件下变化不同的形态,在天地间永不停歇地旅行着。四个拟人句组成排比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存在的不同地方,语言优美,有气势。
七、问题归纳
1.“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
“我”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雪。
2.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我”温和、暴躁的时候分别会做些什么?
“我”在温和的时候,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在暴躁的时候,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3.结尾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采用疑问句的形式结尾,照应了文题,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