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张衡哪个时代(张衡属于哪个朝代)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4-04-05 11:42:1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张衡(78一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他的成就极为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历法、文学等方面,而且在每一领域中,他都有着广博而精深的造诣,因此他在我国科技史、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张衡出生在山清水秀的石桥镇(今河南省南阳市北)的一个名门望族。张衡的祖父张堪少年时聪明好学、志存高远,出仕后曾任蜀郡太守,还曾领兵大败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官拜渔阳太守。张衡也像他的祖父一样,刻苦向学、胸怀远大抱负。他童年时期很喜欢提问题,经常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寻根问底。

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小张衡和祖父在院子里纳凉。夜空群星闪烁,光华璀璨。小张衡一直仰着头,望着星星,嘴里不停地数着。数了好一会儿后,他忽然问祖父:“我发现,有的星星的位置变了。有些原本在东边的星星,现在偏到西边去了。过一会儿,有些星星会出现,再过一会儿,有些星星又消失了。它们是不是在跑来跑去?”

祖父告诉他:“星星的位置的确会移动。你想熟悉某些星星,要先看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有7颗连在一起,形状像把勺子的就是。

“我看到了!”小张衡连忙说,“它是怎样移动的?”

“大概在半夜时分,它会移到上面,等天将破晓时,它就会翻转过来,倒挂在天上……”

当晚,小张衡总也睡不踏实。他几次爬起来观察北斗星,在天快亮的时候,他发现,像勺子一样的北斗星果然在天空倒挂着,他高兴极了。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去问祖父:“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为什么北斗星会转来转去?”但是,祖父也回答不上来。

小张衡对星星的兴趣并没有因此减弱,反而越来越浓厚。在长辈那里找不到答案,他就开始到书籍中寻找。

后来,张衡读到一本叫《鹃冠子》的书,这是一部先秦道家的著作,里面记录了大量早期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这本书里提到,可以根据北斗星柄指的方向判定季节。至此,困扰着张衡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在之后的日子里,张衡一直勤于观察星空,细心留意北斗星的变化,最后他终于明白,北斗星是在围着一个中心转,一年刚好转一圈。

少年时代的张衡对文学尤其喜爱,他花了很多工夫去研究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作品,甚至能够背诵。这些作品强烈地震撼着张衡年轻的心灵,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文学家。

张衡17岁时,就已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望。有一次,一位地方官员推荐张衡做官,张衡心想:“我绝不能成天待在家乡读那些古文经传,更不能去追求做官发财的门道,我要历尽千辛万苦到实践中去探求真理。”于是,他决定离乡游学,以增长知识。他离开家乡,踏上了游览名都大城、访师求学、探索科学真理的征途。

公元95年,18岁的张衡来到了喧闹的洛阳城,结识了当地的许多学者。后来,张衡在著名学者崔瑗的影响下,开始进一步研究天文、物理等科学。这一时期的活动与张衡日后研究天文、数学并获得巨大的成就,是有一定关系的。

111年,汉安帝听闻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特用公车召请他进京。张衡先被拜为郎中,后升为太史令。这段时间,张衡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成就。他又开始观察天象,摸索日:星辰运行的规律,用了数年时间,经过无数次的研究、观察、实验,%前人发明的基础上,于公元117年设计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这种仪器是一种装在倾斜的轴上的大铜球,上面刻着日月星辰,利用漏壶流水杜动仪器,使它和天体同步转动,用来展示天体的运动。张衡还把自己砒究的成果写成了一本书,叫作《灵宪》。

《灵宪》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天文学巨著,在世界天文史上,也是部不朽的名作。它全面阐释了天地生成、宇宙演化、天体本质及运动等重要课题。在本书中,张衡还推翻了古人的一些迷信说法,并用科学的方式解释了这些现象,其中便提到了月食的成因。

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代,人们一直认为月亮是被天狗吃掉了。每逢月食时,人们无不惊慌惶恐,会敲锣击鼓、燃放爆竹驱赶天狗。针对这种情况,张衡在《灵宪》中首次明确写道:“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是阳光照在月亮上,月亮折射了光,阳光照不到的部分会出现亏缺。当太阳和月亮相对时,会出现满月。当月亮向太阳靠近时,月亮的亏缺就越来越大,直到完全消失。在满月时,有时看不到月亮,是由于阳光被地球遮住了。”

浑天仪的发明及《灵宪》的著述为张衡日后研究地理学,发明地动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后世天文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东汉时期,中国发生地震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当时的帝王和一般人都把地震看作不吉利的征兆,甚至有人趁机宣传迷信、欺骗人民。但张衡没有被流言蒙蔽,他决心制作一个能测定地震方位的装置,及时地挽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125年,汉安帝去世。随后即位的汉顺帝将张衡调任他职,但在126年,汉顺帝又任命张衡为太史令。自此,张衡开始注意收集地震的情报和记录,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在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科学仪器﹣候风地动仪。该地动仪是用青铜铸成的,状似酒坛,四围铸有八条龙,龙头向八个方位伸展着。每条龙口中含有一颗小铜球,龙头的下方,各有一个蹲坐的铜质蛤蟆。哪个方向有地震发生,哪个朝向的龙头就会张开嘴,吐出铜球,铜球会掉落进蛤蟆的嘴里,发出响声作为警报。

公元138年的某一天,地动仪上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嘴吐出铜球。按道理来说,这是西方发生了地震。结果位于西方的洛阳根本没有地震的迹象,人们纷纷说地动仪是骗人的东西。几天后,有人骑快马来到京城报告灾情,原来,距洛阳上千里的地方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被震倒了。这下子,地动仪的功能得到了验证,人们都信服了。

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检测地震的仪器,开创了人类用科学仪器检测地震的历史,比西方第一台地震仪(1855年,意大利人路吉.帕米里发明)早1700多年。遗憾的是,地动仪已于东汉末年战乱中失传。

此外,张衡在千百万劳动者生产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刻苦钻研,择其精华,加以发扬和改造,创造出了指南车、记里鼓车和独飞木雕等器物,而且他还计算出圆周率为3.1622,在近2000年以前,这样精确的计算足以令世人惊叹。

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这在历史上也不多见。为了纪念张衡做出的功绩,1977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永久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

栏目热文

张衡什么地方人(张衡是做什么)

张衡什么地方人(张衡是做什么)

张衡是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北)人,生于东汉章帝建初三年(78),卒于顺帝永和四年(139),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

2024-04-05 11:19:57查看全文 >>

张衡是现在哪里(张衡是哪个国家的人)

张衡是现在哪里(张衡是哪个国家的人)

说起地动仪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古代用来预防地震的,上过学的都知道,那是东汉时期伟大发明家张衡发明,可是世界上最早地震预测仪...

2024-04-05 11:25:32查看全文 >>

张衡有多少岁(张衡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人)

张衡有多少岁(张衡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人)

第十名:秦九韶。秦九韶,南宋人,河南范县人,数学家。他进士出身,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担任县尉、通判、州...

2024-04-05 11:57:43查看全文 >>

张衡是哪个地方人(张衡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样的人)

张衡是哪个地方人(张衡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样的人)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

2024-04-05 11:35:16查看全文 >>

张衡是做什么的(张衡是什么身份)

张衡是做什么的(张衡是什么身份)

引言:在遥远的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张衡的科学家,他的发明让世界为之惊叹。张衡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数学家、天文学家、...

2024-04-05 11:18:44查看全文 >>

张衡是哪朝人(张衡资料有哪些)

张衡是哪朝人(张衡资料有哪些)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

2024-04-05 11:15:51查看全文 >>

张衡是什么代的科学家(张衡是谁发现的)

张衡是什么代的科学家(张衡是谁发现的)

编者按张衡是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早已失传,上世纪50年代所尝试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并不成功,因此近年来这受...

2024-04-05 11:52:27查看全文 >>

张衡是哪个民族的(张衡是天文学家吗)

张衡是哪个民族的(张衡是天文学家吗)

导语: 提到圣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孔子他老人家。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的圣人,他们因为在自己所擅长的...

2024-04-05 11:37:57查看全文 >>

张衡是物理学家吗(张衡是历史伟大的科学家吗)

张衡是物理学家吗(张衡是历史伟大的科学家吗)

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能给出一定准确的答案,因为谁也无法从外观上看到宇宙的样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2024-04-05 11:51:55查看全文 >>

张衡是什么圣人(张衡是哪个历史朝代什么样的人)

张衡是什么圣人(张衡是哪个历史朝代什么样的人)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世人通常尊圣学者为圣人、圣...

2024-04-05 11:32:2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