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季羡林散文精选特点(季羡林优秀散文名篇赏析)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4-04-17 14:39:1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文 / 烟雨立凡

季羡林散文精选特点,季羡林优秀散文名篇赏析(1)

散文好写。只要抒发真情实感,可自由发挥,天马行空,洋洋洒洒。附会牵强一些,也无人较真。

散文不好写。它十分讲究“形散神不散”,而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尤其在当今“网络无铅化”潮流下,许多人写散文,常不着要领,顾此失彼。要不主题跑偏了,形更散了;要不形有了,神没了。令读者不知所以然。

其实,散文是中国文化的特有文体,有着悠久历史。(西方叫随笔,但在中国,随笔也是散文的一种形式。还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也。)

想写好散文,还是有迹可寻的。

古代首推“八大家”中的韩愈和苏轼,各有千秋,名篇代传。前者的《山石》《师说》,东坡的《石钟山记》《赤壁赋》,堪为游记与评论范本,各取所需便是,不会写成骈文的。

若效法当代散文大家,我以为首推季羡林与汪曾祺二位大师。至于什么“苦旅”之流,跟着那位走,你会找不到家的。

窃以为,季老的散文,形神兼备,结构严谨。他的散文,如与读者对坐,娓娓道来,聊着家常抒着情。

而汪老呢,则是对着镜子说,自说自话。貌似文章散得天花乱坠,实则“情深深,雨濛濛”,一切尽在不言中,也是精妙。

季羡林散文精选特点,季羡林优秀散文名篇赏析(2)

季老是典型的“海归”。十年留学德国的文化浸染,使他的治学与写作带有浓厚的严谨与精密。除了国学大师称号,季老的比较文学也堪称大师,自然他的散文呈现出无可挑剔般的精美。

以季羡林的散文《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为例,通过解析,可窥大师散文的特点,领略其文的形神之精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也。

此文作于1961年9月。

文章开篇直入正题,没有铺垫,开门见山。

“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已经平凡到让人不再常常感觉到它的存在了。”

一点不啰嗦,就让读者了解到,哦,这是一篇关于手的文章。如此直接,常见于季老的散文。如《寻梦》(1936年)、《二月兰》(1993年)等,有着西方随笔的行文痕迹,少了些东方文化的委婉。

接着,描写这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来自于农村老妇人。从逻辑到关系,十分清晰。一种精密的人物形象描绘。

“我的眼光偶尔一滑,正巧落在一位老妇人的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上。我的心立刻震动了一下,眼光不由得就顺着这双手向上看去:先看到两手之间的一个胀得圆圆的布包;然后看到一件洗得挺干净的褪了色的蓝布褂子;再往上是一张饱经风霜布满了皱纹的脸,长着一双和善慈祥的眼睛;最后是包在头上的白手巾,银丝般的白发从里面披散下来。”

从手到头,随视觉而线性递进,画面感十足。先是手,然后随着作者的眼睛,我们渐次向上看到了布包、蓝布褂子、长满皱纹的脸、慈祥的眼睛、白头巾,最后是银丝般的白发。

除了作者运笔的丝丝入扣之外,这段不吝笔墨的详细描写,还起着提纲挚领的作用,接下来的三位老妇人,就不用赘述了。

季羡林散文精选特点,季羡林优秀散文名篇赏析(3)

划重点,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是公交车上的老妇人“长满老茧的手”,呼应得严丝合缝,一目了然。

文章共写了四位老妇人的手,突出了一个共同特点:长满了老茧的手。作者在特写时,用词造句也是简洁明了,情深意长。

毋庸置疑,四位老妇人的“长满老茧的手”,都是劳动人民的双手,都是岁月沧桑的见证。作者分别用母亲摘豆荚、王妈搓麻线、老大娘砍玉米秸四个农村劳动场景,深情诉说她们的手,为何长满老茧。

季老长了一双发现的眼睛,让他看到常人所忽视的生命之美。只道当时是寻常,却在大师的眼睛里,沉蕴为人生彻悟。因为热爱,过往新鲜如昨。

季羡林散文精选特点,季羡林优秀散文名篇赏析(4)

文章的主题,是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季羡林一生写了很多怀念母亲的文章,但时间坐标大都是五六岁和二十岁。六岁,他离开母亲去济南读小学。二十岁,母亲病逝治丧。

和母亲总共一起生活七八年,是季老一生最大的心痛。

季羡林在为母亲亲撰的挽联中悲痛地写道:

一别竟八载,多少次倚闻怅望,眼泪和血流,迢迢玉字,高处寒否?

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辩,茫茫苍天,此恨曷极!

所以,天可怜见,上苍给了一个五六岁孩子的超乎寻常的记忆,使母亲的音容笑貌,永远地活在心底,栩栩如生。

“这一双手看起来很粗,由于多年劳动,上面长满了老茧,可是摘起豆荚来,却显得十分灵巧迅速。这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在我小小的心灵里不禁有点困惑。我注视着它,久久不愿意把眼光移开。”

毫无疑问,母亲的手,给童年的作者留下太深的记忆,以致于一生中,每每看到老妇人的长满老茧的手时,都会将童年的母亲印象,从心底捞起,汇成深深思念。

“从那以后,这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却在我的心里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季羡林散文精选特点,季羡林优秀散文名篇赏析(5)

此文本来就不散,可是季羡林依然将文章收了个十分漂亮的尾。

“我的回忆围绕着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连成一条线,从几十年前,一直牵到现在,集中到坐在我眼前的这一位老妇人的手上。”

他在文中写道,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现在似乎重叠起来化成一双手了。

回忆母亲,对于季羡林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回忆像是一团丝,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晰。”

与其说这篇散文,或随笔,是作者对母亲深情的思念,我更愿它是一种心灵的救赎,告慰远在天国的母亲,对不起,妈妈。我很想您。

斯人已逝,往事悠远。想来,季老与母亲已在天堂团聚而欢了吧。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只是季老众多散文名篇之一,具有明显的季氏特征。不过,他在清华和北大读书,以及留学期间所写的散文,抒情为重,而形式更像西方的随笔。

大抵而言,散文与随笔是一回事。若非要曲直的话,散文可天马行空,“高声唱,大声和”,只要形散神不散就好。

而随笔呢,是一种更为质朴、宁静的文学形式,凸显的是作者的主观认识。

一言蔽之,散文热闹,随笔安静。

可学汪曾祺,可学季羡林。

得之皮毛,即可横行网络无敌手了。

季羡林散文精选特点,季羡林优秀散文名篇赏析(6)

作者 / 烟雨立凡,一本书,一杯茶,只谈温暖不言殇。

,

栏目热文

绝望的主妇第四季讲的什么(绝望的主妇第一季大结局是什么)

绝望的主妇第四季讲的什么(绝望的主妇第一季大结局是什么)

friends《绝望主妇》第四季有一幕讲的是“父女相认”的戏码,故事背景是家暴,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逃离,女儿对爸爸毫无印...

2024-04-17 14:29:57查看全文 >>

绝望的主妇第八季大结局是什么(绝望的主妇大结局前三集)

绝望的主妇第八季大结局是什么(绝望的主妇大结局前三集)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苏珊在希伯来语中是小百合的意思,寓意温柔浪漫、关怀和感激,这也和她在剧中人物角色相契合。幼儿教师...

2024-04-17 14:13:00查看全文 >>

绝望的主妇第四季图解(绝望的主妇第二季介绍)

绝望的主妇第四季图解(绝望的主妇第二季介绍)

* ​​​I have a ballpark figure of what you'll be getting....

2024-04-17 14:30:22查看全文 >>

电视剧暗花剧情简介(电视剧暗花剧情深度解析)

电视剧暗花剧情简介(电视剧暗花剧情深度解析)

《暗花》,首次上映于1998年1月1日。至今已经20年了。20年再往回看,无论是华语片第一佳作《霸王别姬》,让人笑中含泪...

2024-04-17 14:48:02查看全文 >>

暗花剧情简介(暗花电影剧情详解释)

暗花剧情简介(暗花电影剧情详解释)

游达志执导的《暗花》于1998年上映,由梁朝伟和刘青云两位影帝级主演。其在当年的香港金像奖获得5项提名,两位男主角均凭此...

2024-04-17 14:30:21查看全文 >>

季羡林最著名的短散文(季羡林精选散文摘抄)

季羡林最著名的短散文(季羡林精选散文摘抄)

我的童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

2024-04-17 14:53:34查看全文 >>

季羡林经典的散文(季羡林散文最好的十篇)

季羡林经典的散文(季羡林散文最好的十篇)

美国小说家理查德·耶茨曾说:“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也不可战胜。”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许多落寞的时刻。或许...

2024-04-17 14:59:54查看全文 >>

季羡林最有名的散文(季羡林最著名的十篇散文分别是)

季羡林最有名的散文(季羡林最著名的十篇散文分别是)

《枸杞树》是季羡林先生1933年的一篇抒情散文, 一课普通的枸杞树为何能引发季老先生对人生深刻的思考?我想这是由于枸杞...

2024-04-17 14:54:02查看全文 >>

季羡林散文集语录(季羡林散文摘抄)

季羡林散文集语录(季羡林散文摘抄)

最近在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语言非常朴实和接地气,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他的文字中不仅有对生命的热爱和人性的关怀,也有对历史...

2024-04-17 14:50:36查看全文 >>

幼儿谜语含答案(幼儿园谜语带答案大全)

幼儿谜语含答案(幼儿园谜语带答案大全)

001●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谜底】手指 002●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谜底】瓜...

2024-04-17 14:13:3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