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铜雀春深锁二乔原文(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赏析)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4-05-01 11:17:1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出自杜牧的《赤壁》。全诗如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的周郎指的是周瑜。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战略家,在孙氏开基立业、创立鼎足三分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首诗涉及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208) 秋,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本欲与曹操一战,向下询问计策。然而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重臣谋士张昭和秦松甚至支持投降曹操。于是鲁肃劝孙权召回在鄱阳的周瑜。

周瑜一回来,孙权又召集文武群臣讨论。周瑜在会上慷慨激昂地说:“曹操名为汉朝丞相,其实是汉室奸贼。这次他自己来送死,哪有投降他的道理。”周瑜给大家分析了曹操许多不利的条件,认为北方士兵不会水战,而且从远方赶到这陌生的地方, 一定会水土不服导致生病,所以哪怕他兵马再多也没有用。

孙权听了周瑜的话,信心大增。他站起来拔出宝剑,把案几砍去一角。他厉声道:“谁要是再提投降曹操,就跟这案桌一样。”

事情的发展正如周瑜所料,曹军很多士兵都水土不服,得了疫病。双方一交锋,曹军就打了败仗,被迫撤退到长江北岸。周瑜率领水军进驻南岸,和曹军隔江遥遥相对。

周瑜足智多谋,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坚守不战;又用反间计,除去了曹营中谙习水战的两员大将蔡瑁、张允。蔡瑁、张允被*后,曹操又派蔡瑁的堂弟蔡中、蔡和去诈降。

二蔡诈降次日,周瑜把众将领召集到大帐中,商议军事。周瑜下令:“曹操百万大军,连成三百里营寨,绝非一天两天可以战胜的。现在每营将官领取三个月的粮草,准备长期与敌人作 战。”

他的话音未落,老将黄盖大声反对:“莫说三个月,按你这样的打法,三十个月也没用!依我之见,要不就马上进兵开战, 一个月内击败曹军;要不干脆就放下武器,投降曹操!”

周瑜勃然大怒:“我奉主公之命,督师拒贼,谁敢说降字, 必斩不赦!现在两国交兵之际,你身为大将竟惑乱军心,不斩你难以服众!来人!”武士进来,绑住黄盖。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示众。

黄盖大骂:“我自从跟随破虏将军(孙权的父亲孙坚)纵横东南,已经长达三个朝代(孙坚、孙策和现在的孙权),英名远扬!我冲锋陷阵时,还没有你呢!”周瑜气得脸色煞白,大叫:“立刻斩首!”这时先锋甘宁上前求情:“黄老将军是东吴元老宿将,请都督宽恕。”

周瑜怒气冲冲,大拍几案:“你竟敢多嘴!坏我法度!”立即喝令左右武士用乱棒把甘宁打了出去。

这时,所有在场将领,包括诈降的蔡氏兄弟,全都跪了下来,请求周瑜不要处决黄盖。

周瑜这才咬牙切齿道:“若不是看众人脸面,定斩不饶!今天就先免你一死!”说罢,命左右把黄盖拖翻在地,重打一百军棍。

可是黄盖已是年老将军,哪经得起一百军棍?才打到五十, 就已经皮开肉绽、不省人事。眼看就要把老将军活活打死,众官将实在看不下去,又齐刷刷跪下求情。

周瑜余怒未息,指着黄盖喝道:“先存下五十棍,再敢冒犯,二罪俱罚,定死不饶!”说罢拂袖而去。

黄盖被打后一气之下写了一封投降书给曹操,由阚泽送于曹操帐中。阚泽向曹操讲述了黄盖想要追随明主的意向,加之蔡 中、蔡和两人的密报,曹操对黄盖归顺之意深信不疑。

过了几天,江上大雾弥漫。忽听南岸战鼓齐鸣,*声震天。曹操惊疑,忙走出船舱观望。曹操一心觉得黄盖会领军前来投 降,所以没有任何防备。

但转眼间,黄盖的数十只小船已来到曹军船舰之间,猛一声锣响,小船同时起火,烈焰冲天,顿时把锁在一起的曹军战船引得燃烧起来。曹军顿时大乱,而黄盖、甘宁诸将则横冲直撞,砍*起来。

此时雾散风起,东南大风吹扫得火势更为凶猛,张牙舞爪地直扑曹军战船及岸上军营,不一会儿就烧成火海。曹军八十三万大军,顷刻瓦解,连曹操也险些丢了性命。

原来,周瑜早看出蔡中、蔡和是诈降,当时他就私下对心腹讲:只身来降,不带家眷,肯定是诈。于是周瑜将计就计,当着二蔡的面,与黄盖演了一场“苦肉戏”,又故意当众侮辱甘宁,再派阚泽去送诈降书。

就这样,二蔡非但没有把吴军的真实情况密报曹操,反而帮周瑜实现了计谋。最后开战时,这两个自以为得计的诈降者,则因周瑜的命令,被甘宁斩首祭旗。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心胸开阔,以德服人,他品行高洁,智勇双全,与后世小说家虚构的心胸狭窄的形象截然不同。

在《赤壁》一诗中,杜牧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感慨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 用。

,

栏目热文

东风不与周郎便全诗解读(东风不与周郎便这句话妙在哪里)

东风不与周郎便全诗解读(东风不与周郎便这句话妙在哪里)

作为晚唐诗坛的扛把子,杜牧从来就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文人。宰相之后,十几岁就能注解《孙子》,23岁时写的《阿房宫赋》令洛...

2024-05-01 11:32:07查看全文 >>

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作者(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的作者)

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作者(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的作者)

初春悄悄的来了。像一个淘气的精灵,不知不觉中给周围的一切都换上了新装。春泥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花草儿们绽开了如青春少女般的...

2024-05-01 11:21:34查看全文 >>

倚窗叹月冷晨雪闻梅香原文(欲与迎春试比娇原文)

倚窗叹月冷晨雪闻梅香原文(欲与迎春试比娇原文)

清宵软枕不嫌长,暖梦归来见玉妆。闻道故人郊外去,南园无忘觅梅香。,...

2024-05-01 11:11:10查看全文 >>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原文(春光且待故人归原文)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原文(春光且待故人归原文)

【诗词学习】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归朝欢令”“呈纤手”“春晓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以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

2024-05-01 11:42:18查看全文 >>

霜前败柳舞清秋原文(自是寻春去校迟原文)

霜前败柳舞清秋原文(自是寻春去校迟原文)

秋风秋叶上心头,叶落满地叹去留。萧萧瑟瑟月千秋,日夜摆渡一江愁。繁华落尽逍遥游,似水流年锁清秋。飞叶舞尽思乡深,泪洒西窗...

2024-05-01 11:25:25查看全文 >>

念奴娇夜过太行原文(念奴娇秣陵吊古原文)

念奴娇夜过太行原文(念奴娇秣陵吊古原文)

余幼家贫,长仅温饱,略无息资,迫于生计,故终年奔波。大江南北,长河上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多曾经历。至于世态炎凉...

2024-05-01 11:15:19查看全文 >>

东风不与周郎便全诗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是不是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全诗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是不是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句赏析:《赤壁》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

2024-05-01 11:29:55查看全文 >>

春风不如阿房笑原文(冯唐春水初生春风十里原文)

春风不如阿房笑原文(冯唐春水初生春风十里原文)

一、秦始皇—嬴政年少飘零,难懂膏粮,却掌大秦。废不韦丞相,直驱王翦,取燕破楚,吓倒齐君。驾马腾龙,五巡郡县,一统江河有几...

2024-05-01 11:26:17查看全文 >>

东风不与周郎便全诗注解(东风不与周郎便全诗解读)

东风不与周郎便全诗注解(东风不与周郎便全诗解读)

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

2024-05-01 11:29:54查看全文 >>

春风不与周郎便原文(春风随我作狮子鸣原文)

春风不与周郎便原文(春风随我作狮子鸣原文)

导语: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士大夫和作家。杜牧出身名门望族,祖父...

2024-05-01 11:06:4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