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快”:吃饭,风卷残云;读书一目十行;走路,健步如飞;说话,快言快语;行事,雷厉风行;写文章,一蹴而就;做决策,快打斩乱麻。所以朋友送我一外号:快子手(谐音侩子手)。
我天生喜“快”。从字的结构上看,快的左边是“竖心”,表示心情,右边是“夬”,表示开口。所以它的造字本义就是“直爽,直抒胸臆。” 《说文解字》释“快”:“快,喜也。从心,夬声”,认为快就是喜悦。
我们经常说快感、快意、快活、快慰、痛快、大快人心,都是表示高兴、喜悦之感。还有乘龙快婿,是指称意的女婿、才貌双全的女婿,而不是来得快的女婿。
快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10种之多。1、形容词,速度高,相对于“慢”。2、快慢的程度。3、副词,赶快:快来帮忙、快送医院。4、快要、将要:快好了,快回来了。5、形容词,灵敏:脑子快。6、形容词,(刀、剪、斧子)锋利,与“钝”相对。7、爽快、痛快、直截了当:快人快语。8、愉快、高兴、舒服:快感、拍手称快。9、旧时指专管缉捕的差役:捕快。10、姓。我曾在孩子的语文试卷上,就见过这样的考题:把“快”的各种含义分别填在快乐、锋利、快打斩乱麻、快速、天快亮了等词后的括弧中。也不知有多少孩子能又快又准地填出来。
大家最熟悉的“快”还是与“慢”相对的“快”。如快车、快速、飞快、快马加鞭、多快好省、特快、眼疾手快、说时迟那时快等。这种“快”同样给人痛快淋漓之感。古乐府《折杨柳歌辞》有“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好男儿配有好马才能日行千里,读起来就有飞奔之感;杜甫的诗歌特色是“沉郁顿挫”,但平生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让人酣畅淋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白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作者的喜悦之情,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呼之欲出。
以前我一直以“快”为“乐”。喜欢收快递、听快板儿、跳快三、乘快艇、按快门、用快捷键、过快车道。后来,我发现很多事,成也“快”,败也“快”。
刚从事政工工作之时,为领导写致辞、总结、汇报材料之类的文章,总是在领导刚布置完后,就开始快马加鞭地写,并以最快的速度交给领导审阅,希望以才华和重视程度得到领导的赞赏。而通常的结局是领导看都不看,直接把稿子摔退完给我,还加上“草率、不负责、不认真对待”的评价。
当然,因 “快”而造成工作粗糙之事也经常发生。有时写完文章,便一鼓作气发给报纸编辑,结果发表后才发现很多字词没有认真推敲提炼,留下无法更改的遗憾。
2009年,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好”字优先,而不是以前先讲将速度后讲成效的“又快又好”。
这几年,相对于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快餐文化,又开始有人倡导“慢生活”,希望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以及传统,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放慢速度。慢生活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宋代话本小说《快嘴李翠莲》的论文。李翠莲勤劳能干、聪敏美丽,只因“从小生得有志气”“口快如刀”,对来自各方面的压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毫不退让,结果婚后三天被休,回娘家也不被容,最后被迫出家为尼。李翠莲个性中最有光芒的是“嘴快”,伶牙俐齿、出口成章,但给她带来不幸的也是“嘴快”,光顾自己不吐不快,也光顾自己快意恩仇,最后只能落得亲者痛仇者快的下场。我虽喜欢李翠莲,但更叹息她不知“快”要以“好”为前提。
快,并非全是坏事,慢,亦非全是好事。只有又好又快,多快好省,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