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中对噪音污染带来的侵权做出了明确规定,民法典等法律中规定了民事侵权的责任和救济方式。今年实施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噪声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商铺、办公楼等建筑物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按照规定限定作业时间。部分地方规定进一步细化,例如:《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进一步明确,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时至14时、18时至次日8时,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楼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作业。
1、向社区、物业公司反映,由社区及物业公司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导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业主等通过制定管理规约或者其他形式,约定本物业管理区域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由业主共同遵守。对于那些在禁止时间段装修噪声扰民的行为,社区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应当及时劝阻、调解。
2、拨打举报电话,由相应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对于劝阻、调解无效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报告或投诉,具体可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问题,接到报告或者投诉的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3、噪音扰民可拨打110报警,由警察处理。根据声音的大小来判断,如果达到噪音级别,可以打110报警电话报警处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噪音严重侵权,影响日常生活的,也可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这一方式较上述方式来说需要提供相应证据,成本较高,但可以要求侵权方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