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模仿妈妈的孩子还有奥莉,小小的她偷偷穿着李安琪的高跟鞋,李安琪发现后大呼“amazing”,还用手机拍下了女儿猎奇的画面,奥莉在妈妈的注视下兴奋地模仿着妈妈拍照的姿势,脸上尽是快乐。
班杜拉的儿童学理论提出
对父母进行观察学习,是孩子安全感塑造的重要渠道。
每个孩子都对父母有着生物起源的依附心理,只有模仿父母的样子,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和父母是“一起的”。所以如果他们用你的化妆品,穿你的衣服和鞋子却被你阻止并苛责,会让他们变得无所适从。
不要破坏孩子的好奇心,你可以在打扮自己的过程中,让孩子加入其中,母女俩来一场有趣的“亲子化妆体验”。你可以尽情地称赞她,但也要理性地告诉她:“妈妈觉得你现在不涂口红就足够美,等你长大了一定会更加适合用它们;你的那双小白鞋更适合你,如果穿着高跟鞋你就不能和小朋友们跳皮筋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孩子对美的渴望和“难过了就想哭”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偷穿高跟鞋,不要打断他,更不要苛责他,这是小人儿对美的探索,满足这份好奇心,让他们学会感知美、尊重美。
我们这一代成长的时候,多数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审美教育,常常导致认知出现偏差。我有个朋友经常感慨:“怎么人家就这么会穿衣服?哪像我,天生就不懂!”
这位妈妈说,她小时候经常穿别人送的旧衣服,虽然都是干净完好的,却很少有自己喜欢的款式。即使父母给自己买新衣服,也会考虑到小孩长得快,经常给她买大码,穿上一点美感也没有。有一次她穿着一件大码的长风衣去上学,同学居然笑她是偷穿妈妈的衣服。这导致她对自己穿衣打扮越来越不自信,觉得自己穿什么都不好看。
直到长大结婚生子,她仍然陷入这种“规矩”中不能自拔,要么不想买衣服,要么挑的都是实用过时的款式。她偶尔也想换换形象,却发现自己的审美眼光十分拿不出手。
其实,没有人天生与美丽无缘,有些人之所以会有“我天生就不会打扮”的错觉,就是因为小时候“审美敏感期”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培养起对美的品味能力。
两岁半到五岁是孩子是“审美敏感期”,在这个时期,不仅要重视孩子的内在美,也要注重外在美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