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琴棋书画”,“棋”就指的是围棋。这项传承了上千年的智力游戏,近年来越来越被家长所青睐。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学习围棋对智力、专注力有好处,有的家长又会担心小孩子学习围棋会不会缺少个性的展现。
那么,儿童学围棋到底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学习围棋的好处1.开发智力提高能力
围棋是一项智力的运动,下围棋的过程必然离不开计算,并且要靠自己的心算来完成。由于“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所以下围棋能帮助孩子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长期的训练培养后,孩子在计算方面的能力会得到明显提高,平时学起数学来就轻松多了。围棋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特别是局后的复盘,对加强孩子的记忆力也有很大帮助。
2.能使孩子“静”下来
小孩子天性好动,而围棋要求的是静坐在棋盘前对弈,不说话,就如下棋的别名“手谈”。再好动的孩子,下棋下多了,至少能“坐得住”,一盘棋正常的话在45分钟以上,小孩子上课45分钟也就能够安稳坐下来了。
而且下棋需要孩子的注意力较为集中,不能分散和松懈。下每一步棋,都需要经过评估和判断后才能作出合理的布局。在对弈的过程中,需要等待和发现各种机会的出现,这个过程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也非常的有帮助。
3.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
下棋的孩子在练习过程中是直面输赢的,会比艺术类等展示型特长的孩子经历更频繁和更客观的失败,并意识到“硬实力”的重要性。所以经常下围棋可以使孩子养成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永不放弃,快速调整心态的好习惯。
下棋的孩子比同龄人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直面输赢的承受力,等到孩子长大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更好。
4.培养理性思维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围棋就像微缩的人生,下棋过程中,每一步落子都是模拟了选择的过程,在棋局中不断思考和决断,使孩子能够养成思考的模式。在面对人生选择时,面对更复杂的情况和更长的战线,下棋的孩子能做出更冷静、理智的做出决定。
围棋能够造就孩子的理性思维,并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艺术性。下棋讲究“谋定而后动”,就是说下一步棋之前要考虑之后的几步甚至十几步,对手的各种应对方式与自己的下法,在走这一步棋之前心中就已经有数了。
学习围棋的坏处1.作为特长性价比不高
围棋课的学费并不便宜,而如果孩子成为了专业棋手,就意味着更贵的学费和放弃学业。而且,围棋在中国的分类属于体育类,如果作为升学方面的特长,含金量并不如钢琴等艺术类的特长。
学围棋是非常占用时间的,除了平时的课程以外,有空还需要孩子自己看棋谱学习。现如今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小孩子能否有较长的时间花费在围棋上,也是值得考虑的。
而且能够成为职业棋手的数量较少,男女比例悬殊。由于围棋的观赏性不强,不是世界性的热门运动,即使成为专业的棋手,经济收益也比较有限。
2.性格过于淡然
围棋带给人的成熟稳重和创造性和艺术性活动带给人的天真活泼是有一定冲突的。
“胜不骄,败不馁”是每个学下棋的孩子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话。但是这样的成熟稳重,一定程度上会压制小孩子天性中对胜利的喜悦,慢慢形成习惯之后,会对生活中的美好、惊喜等,反应比较平淡。
3.胜负比较残酷
围棋不同于书法、乐器类等艺术性的学习,它必定是要分出输赢的。每一局有胜者,就必定而言会有一个输家,非胜即负,这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而言是比较残酷的。
一次升段赛就要经历多次胜负,一年还有好几次升段赛,这么多场比赛对于小孩子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考验。
4.缺少锐气 做事犹豫
围棋培养孩子“谋定而后动”的行为习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形成这种思维习惯后,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前就容易考虑太多,缺少了一种锐气。
可能在面对一件事情时,习惯性像下棋一样考虑各种应对方式可能带来的利弊,会显得做事犹豫不果断。
总而言之,学习围棋是一把双刃剑,而学围棋能否真正成为孩子受益终身的兴趣爱好,还是要看孩子能否在下围棋中,学会静心与专注,懂得思考和分析,感悟挫折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