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信用卡切入消费金融业务,在2017、2018 年进入跑马圈地时代,但随着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近年来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增速放缓。
2、个人消费贷款
商业银行切入消费金融行业的另一途径是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据中金公司相关研报统计,截至 2020 年末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48 万亿元,剔除房贷后为 14 万亿元,其中信用卡余额 8 万亿元,其他一般消费贷余额 6 亿元。
南财智库统计已披露个人消费贷余额的 18 家 A 股上市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数据,2020 年各大银行整体个人消费贷余额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上述上市商业银行 2020 年个人消费贷平均余额为 2214.03 亿元,较 2019 年的 1589.10 亿元增加39.33%。剔除房贷后,商业银行一般消费贷款包括车贷以及装修、教育、旅游等场景金融业务,其中以车贷为主。
在调研过程中,头豹研究院分析师王怀远告诉南财智库,目前居民负债结构中包括房贷,导致负债率相对较高,在剔除房贷后,消费贷结构仍有待优化,消费贷市场规模有待增长。商业银行依托于传统风控模式,有部分较低收入人群的信贷需求难以满足,因此需要其他金融机构切入消费金融市场。
消费金融公司
1、*背景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与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
2009 年 7 月,原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2010年初,首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2013 年,试点城市扩大至 16 个,第二批消费金融公司陆续获批开业。2015 年试点扩大至全国,我国消费金融持牌机构的阵营进入快速发展时代。2019 年下半年,消费金融牌照重新开闸,当年 11 月平安集团获批筹建消费金融公司后,2020 年银保监会接连批筹两张牌照,分别是阳光消费金融和小米消费金融。2021 年 6 月 3 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
从*背景来看,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分为银行系、产业系和互联网巨头系三大类,此外还包括信托系、AMC 系等,但占比小。
截至目前,消费金融行业共计 30 余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中 24 家均具有银行*背景,涉及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
整体来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银行系”相对更具有资金优势,产业公司具有场景优势,互联网巨头则有用户和技术优势;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往往由某一家*控股,但同时也具有多种*背景,因此通过多方优势结合,发挥出资金、风控和用户、运营等综合优势,这也成为近几年消费金融公司的标配*结构。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依托于*的天然优势,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优势较为明显,也更易获得牌照。2010 年首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中,除老牌外资消金公司捷信消费金融以外,北银消费金融、四川锦程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三家公司均拥有银行背景。
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商业银行未能全面覆盖的中低收入长尾客群,二者实现错位竞争,拥有资金实力的银行参与消费金融公司设立,以扩大客户群体,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消费金融公司则成为资金和场景的连接器,与商业银行相互补充。
从 2020 年已披露财务数据的消费金融公司来看,净利润排名前十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共有 8 家公司的*包括商业银行,具体为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阳光消费金融。尤其在 2020 年疫情影响下,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保持稳健态势。
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则是由产业企业主导设立的公司,依托于产业消费场景实现产融结合,在场景金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行业内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包括捷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等,其主要产品均为场景分期类。
从市场格局来看,消费金融行业出现往头部集中的趋势。截至 2020 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 5000 亿元,达 5246.49 亿。资产规模最大的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为1083.11亿元。捷信、马上、兴业、中银、中邮消费金融 5 家公司处于第二梯队,总资产规模在 300 亿元以上。而尾部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在 50 亿以下,两极分化明显。随着互联网头部公司的入局预计未来市场格局还会发生变化。除了场景和数据优势,资本实力也是决定业务规模的重要因素。
2、经营模式
从经营模式来看,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大类型,近年来一些线下业务为主的消费金融公司开始尝试线上拓展业务,尝试线下线上结合等多种模式。下文将对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招联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两家具有代表性的消费金融公司开展具体分析。
作为线上获客的典型代表,招联金融成立于 2015 年 3 月,主要*为中国联通、招商银行,分别持有 50% 股份。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招联金融是最早与支付宝合作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是最早主打纯线上模式的消费金融公司。早在 2015 年 4 月,招联金融就将互联网现金借贷产品“好期贷”上线支付宝,并通过自营 APP 的“信用付”产品开展消费分期业务。
围绕线上业务模式,招联金融依托金融科技手段,逐渐在风控、运营、IT 等领域构建起核心能力,支撑业务快速发展。2015-2020 年各财政年度,招联金融录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1亿元、11.91 亿元、41.63 亿元、69.56 亿元、107.40 亿元、128.16 亿元,其中,2016、2017 年的营收同比增幅分别达到 806.06%、249.45%。
与此同时,招联金融资产规模持续扩张。截至 2020 年末,招联金融总资产达到 1083.11 亿元,是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消金公司。2016年、2017年招联金融总资产同比增幅分别为 781.03%、153.28%,均呈指数级增长。在保持规模、效益快速发展的同时,招联金融也十分关注经济环境对消费金融行业影响和客户风险水平波动情况。2020 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全行业受到严重冲击。招联金融迅速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使得资产质量整体控制平稳,风险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保持了业务均衡协调发展。
据了解,以线上业务为主的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难点主要在于获客、风控两个方面。早期业务开拓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欺诈,但随着风控水平提高,这一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招联金融与*中国联通合作,基于中国联通的业务场景和数据,对客户信用情况作出综合评估,以“沃信用分”的形式,拓宽了应用场景。通过在科技领域加码,招联金融风控体系持续得到升级,反欺诈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欺诈率达到 0.002BP,即一千万批核客户中只有 2 单欺诈。
与此同时,线上流量被互联网巨头垄断,线上获客的成本实际上水涨船高。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对流量成本上升已经成为众多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成本之一。这是未来需要引起注意的重要方面。 作为以线下展业为特色的行业代表机构,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依托于兴业银行在消费信贷的经验,早在成立之初就着眼于传统银行无法触及的长尾客群,通过“送贷上门”大力线下拓客同时通过“亲核亲访”严控风险,走差异化经营道路。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成立近 7 年来覆盖了全国 50 多个主要经济发达城市,累计放贷超过 1700 亿元,服务客户超过 1300 万。
但对于线下展业的消金公司来说,团队管理与风险管控同样是难点和痛点。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在线下获客的过程中依赖贷款中介,在管理上漏洞百出,不仅出现“骗贷”、“刷单”等问题,甚至出现贷款中介违法犯罪,使得贷款难以收回,形成坏账。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兴业消费金融采取了直客式消费信贷模式自建线下获客团队。直销团队采用“亲核亲访”的模式,通过面谈面签确认客户贷款申请意愿真实性,并对客户的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进行核实、调查,有效防范贷前欺诈和伪冒风险;对于初步判断符合贷款发放条件的客户,审查人员根据审核策略的要求,通过电话照会或其他形式交叉验证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审核通过后提交有权审批人审批。有权审批人综合贷前调查、审查评估及系统评分等情况再做出贷款是否核发以及贷款金额、期限、定价、还款方式等审批结论。
因此自建线下获客团队对于消金公司而言非常不易,一方面需要高昂的人力维护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的团队管理制度。
一般而言,线下展业人工成本较高,因此,其单户贷款金额一般较线上高。 据悉,兴业消费金融审批贷款时考虑的因素包括借款客户的工作、家庭稳定性、个人征信及历史还款记录、隐性负债及其财富积累等情况,综合评估客户的还款来源、还款能力及其还款意愿,评审客户违约概率和贷款欺诈的可能性,确定最高贷款额度及贷款期限,保障授信额度及贷款方案的合理性及其对借款客户实际偿债能力的适配性。
同时,为了兼顾风控效率,兴业消费金融还自主研发自动化审批系统,大幅提高审批效率,有效降低欺诈风险,审批时效控制在 24 小时以内。线下展业初期看起来极其“笨重”,成本较高,规模增长看起来不如线上突飞猛进,但成立近 7 年后,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构建了自己的护城河,边际成本逐步下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消费金融公司中稳健的“标杆”。
截 至 2020 年末,兴业消费金融总资产445.59亿元。2020 年全年,兴业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 64.70 亿元,同比增加 28.48%,实现净利润 13.50 亿元,同比增加 31.01% 不良率在同业中表现稳健,截止 2021 年中报,上半年不良率为1.15%。
3、融资渠道
消费金融公司成本包括运营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其中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是决定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利率的主要因素。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因此,其行业规模的提升依赖于其融资能力的支撑,拥有全面的融资渠道即拥有了强势的资金后盾。
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包括直接资金来源和间接资金来源,直接的资金来源包括消费金融公司*存款、同业拆借、金融债券,以及向金融机构借款等。间接来源主要是资产证券化。2020 年1月《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新增消费金融公司募集发行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券等资本补充工具。
“推进整个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渠道多元化,可以为消费金融行业创造更加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近年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增资扩股以适应监管要求与市场竞争。自 2020 年以来,已有华融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等 3 家消费金融公司完成增资,增资金额分别为3亿元、4 亿元以及 4.4 亿元。此外,晋商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等银行*均披露增资计划,这意味着 2020 年以来 7 家披露或完成增资计划的持牌消费金融中,有 5 家具有银行系背景。
此外,2021 年杭银消费金融增资过程中引入新*迪润 ( 天津 ) 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85390 万股,持股比例为 33.34%。资料显示,该公司由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持股,经营范围包括网络技术开发、汽车租赁、二手车销售等,这意味着滴滴成为杭银消费金融的第二大*。杭银消费金融也通过此种方式拓展了其金融产品应用场景。
从外部融资的门槛来看,从低到高依次为金融机构借款、同业拆借、资产证券化、发行金融债。越是头部的消费金融公司,能获得的融资渠道越多,融资成本越低。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是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的一大方向,从美国来看,ABS 为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的重要方式。通过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一方面为消金公司提供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提高消金资产的流转率,融资成本较低。
消费金融公司发行 ABS 的基础资产为个人消费贷款,具有分散性强、信用质量一般、收益丰厚等特点。消金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优先级利率在 3% 到 6% 之间不等,一般与基础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性相关。
截至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中,获批 ABS 业务资格的已有14 家,中银、捷信、招联、兴业、马上等五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发行金融债,17 家消金公司获得同业拆借资质,此外,兴业、中银、招联、捷信、中邮、中原、马上等消费金融公司等均已通过银团贷款融资。
从上述融资渠道的多样性可以看出,招联、兴业、中银等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有显著优势,拥有全渠道融资的能力。金融债和 ABS 等低成本融资渠道的门槛较高,兴业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是其中少数具备市场化、常态化发行能力的机构,因此在消费金融公司当中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以兴业消费金融为例,其在 2018 年获得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当年即发行收单规模为 19.25 亿元的个人消费贷款 ABS;2019 年获批 60 亿元的“兴晴”系列个人消费贷款 ABS 注册额度。Wind 数据显示,2018 年至今,兴业消费金融累计发 行 6 只 ABS 产品,发行金额为 118.71 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在2020年10月发行的“兴晴 2020-1”ABS 产品,是银行间市场首单创设 CRMW 的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此外,兴业消费金融在 2019 年启动金融债业务,至今合计发行 65 亿元金融债券,已募集 4 单银团贷款。
相关专家在调研中表示,ABS 发行频率上升、发行获超额抢购,说明了市场对于头部消金机构的认可。
互联网平台
1、互联网平台纳入持牌管理
互联网小额贷款牌照脱胎于小额贷款牌照,小额贷款公司在 2008 年开始试点,经营范围是区域性从事小贷业务,直到2010 年,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拿下全国范围内开展办理各项小贷业务的牌照,才开始发放第一张互联网小贷牌照。
目前头部的互联网小贷公司均为行业互联网平台旗下设立,依托于原有互联网平台流量,开展助贷和联合贷款业务,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银行、信托以及资产证券化。
近年来互联网小贷高杠杆、高利率、暴力催收等问题引发监管关注。2020 年 11 月,央行与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互联网小贷公司注册资本、对外融资、联合贷款中出资比例等多方面进行限制,由此控制互联网小贷公司高杠杆无序扩张的行为。
2020 年以来,监管层多次约谈互联网平台,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作出要求,蚂蚁集团首当其冲。2021 年 6 月 3 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将按照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方案,蚂蚁消金将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自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起 1 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市场退出。另据调研获悉,腾讯金融科技也在研究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由两家巨头发展历程来看,部分互联网小贷平台纳入金控体系或纳入消费金融公司或成为未来趋势。
在审慎监管政策下,消费金融的竞争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存量博弈此消彼长、依然激烈。金融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平台经济反垄断和金融科技监管,强调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使得以互联网生态平台为主导的消费金融业务创新,正进行全面合规整改。
互联网在展业上仍具有超强的竞争优势,体现在流量、技术、数据。目前,具有监管机构认可的互联网银行牌照的民营银行仅有 4 家,分别是: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和亿联银行。
在腾讯强大的社交属性背书下,微众银行在 C 端的主要产品是消费信贷产品“微粒贷”和“小鹅花钱”。网商银行最大*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 30% 股份。依托阿里系的巨大流量,网商银行的核心客户群为普惠小微、产融小微和农村客户,主要为客户群为淘宝商家。2021 年一季报显示,网商银行一季度净利润 3.91 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 21.84 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6.69 亿元。新网银行由小米持股 29.5%,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 6426 万元,实现营业收入 11.96 亿元,较期初 12.42 亿元减少 0.46 亿元;净利润 4.28 亿元,较期初增加 0.30 亿元。美团持股的亿联银行 2020 年净利润 2.2 亿元,同比增长 44.52%。
2、金融科技企业转向助贷
参与消费金融市场的互联网平台主要从事助贷业务,目前助贷业务的开展方式主要有重资产和轻资产两种模式。
重资产模式是传统助贷业务的开展模式。在重资产模式下,需引入保险、融资担保公司等共同兜底坏账,互联网平台作为撮合方有部分需承担坏账风险。
轻资产模式下,助贷平台不提供任何兜底担保,不承担信用风险,仅向资金方收取一定比例的分润。具体来看,轻资产模式下的助贷业务包括获客、风控等服务。
据中金公司相关研究报告,传统助贷模式下的助贷方税前利润约为 6.1%,轻资产模式下助贷方税前利润约为 2.8%。
从转型方向来看,金融科技助贷平台转型有两大方向。
目前,多家互联网平台正从重资产的传统助贷模式向轻资产模式转型,头部互联网助贷平台已在美股上市,包括乐信、360 数科、信也科技、小赢科技等,多家平台此前凭借 P2P 网贷业务迅速扩张,在清退 P2P 业务后转型助贷平台。例如乐信2020年四季度纯科技服务模式下的新增贷款占比已达 50%,360 数科四季度轻资产模式下的新增贷款与贷款余额占比分别提升至 34% 和 32%,小赢科技在 2020 年末就实现 100% 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2020 年四季度第三方金融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比例升至 38.8%。
部分助贷平台转型的第二大方向是成为持牌机构,拿下互联网小贷牌照、消费金融牌照等。
例如,小赢科技在 2020 年完成了旗下网贷业务清退,在2021年5月旗下小贷公司获批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成为行业中首批完成转型并获得全国展业互联网小贷牌照的金融科技机构。此外,玖富数科也通过投资入股的形式,成为湖北消费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