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
2012年,锡山区三个站点的平均雨量1048.2毫米,和常年平均降雨量相近;汛期(5~9月)雨量稍偏少,降雨量614毫米(防汛办监测点),比上年同期降雨833毫米少27%,比历年同期708.7毫米少13%。6月23日入梅,较常年晚9天,6月29日出梅,较常年早12天,梅雨期6天,较常年少20天。梅雨期呈现入梅迟、出梅早、梅雨期短、梅雨量少、梅雨量分布不均的特点,平均梅雨量36毫米,梅雨量严重偏少。受台风影响次数较多,第9号、10号、11号、15号台风相继影响锡山,8月7~10日的第11号台风“海葵”是较为严重的台风。锡山区普降暴雨,24小时平均降雨量超150毫米,其中,锡北镇张泾站167.5毫米,雨量最集中的16个小时内锡山区平均降雨量140余毫米,最大降雨强度接近30毫米/小时,无论从总降雨量还是时段降雨强度,均为21世纪以来最大。[2]
4
人口
编辑
锡山区
2012年,锡山区户籍总户数12.58万户,总人口423024人,其中,男性人口207329人,女性人口215695人。全年出生人口3786人,其中,男婴1934人,女婴1852人;死亡人口3019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76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82‰。[5]
5
经济
编辑
锡山区
2012年,锡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1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7.53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9.47亿元,增长10.9%。[6]
第一产业
2012年,锡山区粮食生产实现连续第9年夺丰收,创建农业部稻麦高产增效万亩片2个、无锡市水稻高产增效百亩方4个,稻麦种植效益每亩1233.6元,其中,政策补贴148.4元。年末,全社会蔬菜面积1533.3公顷,全年上市蔬菜10.8万吨。生猪价格大幅回落,加之饲料价格全线上涨,生猪养殖效益大幅下滑,头均养殖效益158元;同时,加快推进生猪规模化、生态化养殖,锡山区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246家,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大中型规模场23家。水产养殖稳定发展,水产放养面积1386公顷,以池塘养殖为主,其中,河蟹、虾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52.6%,全年上市水产品总量8884吨,继续大力引进推广“太湖1号”杂交青虾养殖新品种,在东港、鹅湖、羊尖等镇建立6个良种青虾繁育点,繁育“太湖1号”杂交青虾苗种3亿尾,推广“太湖1号”青虾养殖面积450.7公顷,新建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3处,建设面积140公顷,无锡市陈市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成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锡山区
2012年,锡山区农业园区面积5666.6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8.4%。锡山区生物农业产业规模3.1亿元;高效农业面积比重、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分别为61.6%、25.7%和85.8%;培育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绿羊江南葵园”、“谢埭荡休闲垂钓中心”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成开放。市场主体日益做强,培育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包括国家级1家和省级1家),完成销售收入17.75亿元。深化与浙江大学等单位的政产学研合作,无锡浙大生物农业研究中心、江苏物联网研发中心农业分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引进推广新品种(系)30个、新技术20项,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48人次。
2012年,锡山区蔬菜等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9%以上,水产产地环境和产品抽检合格率100%,瘦肉精抽检合格率100%。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管理,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检查10次,出动执法人员44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和基地172家次。稻麦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分别比上年削减9.2%和14.4%。
2012年,锡山区全年完成家禽禽流感免疫35万羽次,生猪口蹄疫免疫9.5万头次,猪瘟免疫9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7.5万头次,消毒面积650万平方米,免疫密度、消毒面全部为100%。
2012年,锡山区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66.7公顷,新增绿地212.7万平方米。2012年,各级政府对农机化工作的重视和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机推广有新突破,农林牧副渔适用高效农机有新的探索和发展,农机财政补贴资金应用科学合理且管理严谨,“平安农机”长效管理工作措施有力,农机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全年累计完成农机化总投入2430万元,锡山区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以上(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97%、高效设施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69.4%),其中,机械翻耕水平91%、机械种植水平97.1%(水稻机插水平保持在85%以上)、机械植保水平100%、机械收获水平99.9%;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分别为88.6%、80%。2012年,区农林局被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评为“2012年度江苏省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7]
第二产业